卷五 谷部(造釀類十三種)

類別︰子部 作者︰清•嚴西亭 書名︰得配本草

    淡豆豉

    得醋良。

    苦,寒。入手太陰經。調中下氣,發汗解肌。治傷寒溫瘧,時行熱病,寒熱頭痛,煩躁滿悶,發斑嘔逆,懊 不眠,及血痢腹痛。得薤白,治痢疾。配蔥白煎,發汗。(肘後用代麻黃湯。)配生梔子,探吐煩悶。佐杏仁,開膈氣。

    傷寒時癥,宜下不宜汗者禁用。

    怪癥︰肉出如錐、痛癢非常、不能飲食、此血壅也。若不速治,潰膿不已,服豆豉湯則愈。

    外用赤蔥皮燒灰淋洗之。

    蒸餅

    甘,平。消食化滯,益氣養脾,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得御米殼、白蜜,共炒為末,蜜丸,治下痢腹痛。炒用。

    小麥曲

    甘,平。調中下氣,消食開胃。通膈氣,消痰逆,除煩破結。

    炒用。

    六神曲

    甘、辛、溫。入足陽明經。調中和胃,化水谷,消積滯。治痰逆,霍亂腹痛,泄痢脹滿,癥結,及產後回乳。得吳萸,治暴泄不止。

    孕婦忌用。造曲法︰三伏日,以白面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三升,杏仁搗泥、赤小豆為末各三升,通和作餅,麻葉或楮葉包 ,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曬收之。陳久者良。炒黃研用。

    紅曲

    甘,溫。入足陽明、太陰經血分。消食活血,治赤白痢。配香附、乳香末,治心腹痛。

    入六一散,治濕熱痢。煎黃酒服,治血氣痛。煎童便服,治怒傷吐血。

    谷芽

    甘,溫。入足陽明、太陰經。快脾開胃,消食下氣,溫中化積,為健脾溫中之聖藥。

    麥芽

    咸,溫。入足陽明經。除痰飲,化癥結。治一切米麥果積,治婦人乳秘成癰。得川椒、干姜,治谷勞嗜臥。炒黑用。多服傷腎氣。孕婦禁用。

    飴糖

    甘,溫。入足太陰經。補中益氣,健脾化痰,潤肺止嗽。治咽痛,止吐血。解附子、草烏頭毒。中滿、吐逆、牙疳及腎病者忌用。

    醋

    一名苦酒

    制四黃、丹砂、膽礬、常山。

    酸、苦,溫。入足厥陰經。散水下氣,散瘀解毒。涂消癰腫,療心腹痛。磨青木香,治卒心痛。磨南星,敷瘰 ,調生大黃,涂腫毒。調釜底墨,敷舌腫脹。調雄黃,涂蛇嚙。漬川黃柏,含漱口瘡。

    感冒外邪,及脾病手足屈伸不便者,禁用。服茯苓、丹參者忌之。

    怪癥︰渾身虱出數升,血肉俱壞,痛癢異常,但吃冷水,號哭不止,身齒皆黑,舌尖流血不已,此濕熱傷于脾腎也。用鹽醋常服之,自除。

    酒

    即米酒

    畏枳 、葛花、赤豆花、綠豆粉。忌諸甜物及乳同食。

    辛、甘,大熱。行十二經絡。通血脈,利筋骨,溫腸胃,潤皮膚,引藥勢上行。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寒,闢邪逐穢。過飲則傷神耗血,損胃爍精。配生地汁,治產後血秘。

    燒酒

    辛、甘,大熱。開郁消積,通膈除痰,祛寒截瘧,殺蟲驅瘴,闢邪逐穢。治水泄,止冷痛,滴耳中積垢結塊。(半時辰即可鉗出。)

    得飛鹽,治冷氣心痛。和井水,治吐逆不止。和豬脂、香油、蜂蜜,治寒痰咳嗽。

    同姜、蒜食生痔。(綠豆粉可解其毒。)

    黃酒、燒酒,俱可治病,但最能發濕中之熱。若貪飲太過,相火上炎,肺因火而痰嗽,脾因火而困怠,胃因火而嘔吐,心因火而昏狂,肝因火而善怒,膽因火而發黃,腎因火而精枯,大腸因火而瀉痢,甚則失明,消渴嘔血,痰喘肺痿,癆瘵,反胃噎隔,鼓脹螈 ,癰疽痔,流禍不小,可不慎歟。

    老酒糟

    甘,辛。溫中消食,除冷殺腥。罨跌傷,行瘀血,敷蛇咬諸毒。

    米皮糠

    即米秕

    甘,平。入手足陽明經。蜜丸服,通腸開胃,下氣磨積。


如果你對得配本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得配本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