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蟲魚上

類別︰子部 作者︰唐•甦敬等20余人編寫 書名︰新修本草

    石蜜

    味甘,平,無毒,微溫。主心腹邪氣,諸驚癇 ,安五髒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 ,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飴。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石蜜即崖蜜也。高山岩石間作之,色青、赤,味小堿,食之心煩,其蜂黑色似虻。又木蜜,呼為食蜜,懸樹枝作之,色青白,樹空及人家養作之者,亦白而濃濃,味美。凡蜂作蜜,皆和熟,狀似作飴須 也。又有土蜜,于土中作之,色青白,味堿。

    今出晉安檀崖者,多土蜜,雲最勝。出東陽臨海諸處多木蜜;出于潛、懷安諸縣多崖蜜,亦有雜木蜜及人家養者,例皆被添,殆無淳者,必須親自看取之,乃無雜耳,且又多被煎者。其江南向西諸蜜,皆是木蜜,添雜最多,不可為藥用。道家丸餌,莫不須之。仙方亦單煉服之,致長生不老也。

    ﹝謹案﹞土蜜,出氐羌中,並勝前說者,陶以未見,故以南土為證爾。今京下白蜜,如凝酥,甘美耐久,全不用江南者。說者,今自有以水牛乳煎沙糖作者,亦名石蜜。此既蜂作,宜去石字,後條蜜蠟,宜單稱爾。

    蜜蠟

    味甘,微溫,無毒。主下痢膿血,補中,續絕傷,金瘡,益氣,不饑,耐老。白蠟,療久泄 ,後重,見白膿,補絕傷,利小兒。久服輕身,不饑。生武都山谷。生于蜜房木石間。

    惡芫花、齊蛤。此蜜蠟爾,生于蜜中,故謂蜜蠟。蜂皆先以此為蜜 ,煎蜜亦得之。初時極香軟,人更煮煉,或加少醋酒,便黃赤,以作燭色為好。今藥家皆應用白蠟,但取削之,于卒用之,亦可烊內水中十余過亦白。俗方惟以合療下丸,而《仙經》斷﹝謹案﹞除“蜜”字為佳,蜜以見石蜜條中。

    蜂子

    味甘,平、微寒,無毒。主風頭,除蠱毒,補虛羸,傷中。療心腹痛,大人小兒腹中五蟲口吐出者,面目黃。久服令人光澤,好顏色,不老。輕身益氣。大黃蜂子,主心腹脹滿痛,干主癰腫,嗌痛。一名蜚零,生武都山谷。

    畏黃芩、芍藥、牡蠣。前直雲蜂子,即應是蜜蜂子也,取其未成頭足時炒食之;又酒漬以敷面,令面悅白。黃蜂則人家屋上者及KT 蜂也。

    牡蠣

    味咸,平、微寒,無毒。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除拘緩,鼠 ,女子帶下衛虛熱去來不定,煩滿,止汗,心痛氣結,止渴,除老血,澀大小腸,止大小便,療泄精,喉痹,咳嗽,心肋下痞熱。

    久服強骨節,殺邪鬼,延年。一名蠣蛤,一名牡蛤。生東海池澤,采無時。

    貝母為之使,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良,惡麻黃、吳茱萸、辛荑。是百歲雕所化,以十一月采為好,去肉,二百日成。今出東海,永嘉、晉安皆好。道家方以左顧者是雄,故名牡蠣;右顧則牝蠣爾。生著石,皆以口在上,舉以腹向南視之,口邪向東則是。或雲以尖頭為左顧者,未詳孰是?例以大者為好。又出廣州,南海亦如此,但多右顧不用爾。

    丹方以泥釜,皆除其甲口,止取 如粉處爾。俗用亦如之,彼海人皆以泥煮鹽釜,耐水火而不破漏。

    桑螵蛸

    味咸、甘,平,無毒。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療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又療男子虛損,五髒氣微,夢寐失精,遺溺。久服益氣,養神。一名蝕疣。生桑枝上,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蒸之,當火炙,不爾令人泄。

    得龍骨,療泄精,畏旋復花。俗呼螳螂為 螂,逢樹便產,以桑上者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氣。市人恐非真,皆令合枝斷取之爾,偽者亦以膠著桑枝之上也。

    海蛤

    味苦、咸,平,無毒。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胸痛寒熱,療陰痿。一名魁蛤,生東海。

    蜀漆為之使,畏狗膽、甘遂、芫花。此物以細如巨勝、潤澤光淨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藥用。

    ﹝謹案﹞雁腹中出者極光潤,主十二水滿急痛,利膀胱大小腸。粗者亦謂為豚耳蛤,粗惡不堪也。

    文蛤

    味咸,平,無毒。主惡瘡,蝕五痔。咳逆胸痹,腰痛脅急,鼠 ,大孔出血,崩中漏下。

    生海蛤至滑澤,雲從雁屎中得之,二三十過方為良,今人多取相 令磨蕩似之爾;文蛤小、大若別之,則數多,今以為附見,而在副品限也。凡有四物如此。﹝小者圓五六分。若今婦人以置燕脂者,殊非海蛤之類也。夫天地間物,無非天地間用,豈限其數為正副耶!

    魁蛤

    味甘,平,無毒。主痿痹,泄痢,便膿血。一名魁陸,一名活東。生東海,正圓兩頭空,表形似紡 ,小狹長,外有縱橫文理,雲是老蝙蝠化為,用之至少。而《本經》海蛤,一名魁蛤,與此為異也。

    石決明

    味咸,平,無毒。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輕身。生南海。

    俗雲是紫貝,定小異,亦難得。又雲是鰒魚甲,附石生,大者如手,明耀五色,內亦含珠。人今皆水漬紫貝,以熨眼,頗能明。此一種,本亦附見在決明條,甲既是異類,今為副品也。

    ﹝謹案﹞此物,是鰒魚甲也,附石生,狀如蛤,惟一片無對、七孔者良。今俗用紫貝者全別,非此類也。

    秦龜

    味苦,無毒。主除濕痹氣,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生山之陰土中,二月、八月取。

    此即山中龜,不入水者,形大小無定,方藥不甚用。龜類雖多,入藥止有兩種爾,又有龜,小狹長尾,乃言療蛇毒,以其食蛇故也,用以卜則吉凶正反。帶秦龜前 骨,令人入山不迷。廣州有 ,其血甚療俚人毒箭傷。

    ﹝謹案﹞

    龜腹折,見蛇則呷而食之,荊楚之間,謂之呷蛇龜也。秦龜,即 是,更無別也。

    龜甲

    味咸、甘,平,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癥瘕 瘧,五痔,陰蝕,濕痹,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療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久服輕身不饑,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一名神屋,生南海池澤及湖水中,采無時,勿令中濕,中濕即有毒。

    惡沙參、蜚蠊。此用水中神龜,長一尺二寸者為善,厭可以供卜,殼可以充藥,亦入仙方,用之當炙。生龜溺,甚療久嗽,亦斷瘧。肉,作羹 ,大補而多神靈,不可輕殺。書家載之甚多,此不具說也。

    ﹝謹案﹞龜取以釀酒,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攝,皆瘥。

    鯉魚膽

    味苦,寒,無毒。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強悍,益志氣。肉,味甘,主咳逆上氣,黃膽,止渴;生者,主水腫腳滿,下氣。骨,主女子帶下赤白。齒,主石淋。生九江池澤,取無時。

    鯉魚,最為魚之主,形既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山上水中有鯉不可食。又鯉 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合豬肝食之,亦能害人爾。

    ﹝謹案﹞鯉魚骨,主陰蝕,鯁不出。血,主小兒丹腫及瘡。皮,主癮疹。腦,主諸癇。腸,主小兒肌瘡。

    蠡魚

    味甘,寒,無毒。主濕痹,面目浮腫,下大水,療五痔,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一無時。

    今皆作鱧字,舊言是公蠣蛇所變,然亦有相生者。至難死,猶有蛇性。合小豆白煮,以療腫滿甚效。

    ﹝謹案﹞《別錄》

    雲︰腸及肝,主久敗瘡中蟲。諸魚灰,並主哽噎也。

    鮑魚

    味辛、臭,溫,無毒。主墜墮,腿蹶, 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勿令中咸。

    所謂鮑魚之肆,言其臭也,俗人呼為 魚,字似鮑,又言鹽 之以成故也。作藥當用少鹽臭者,不知正何種魚爾?

    乃言穿貫者亦入藥,方家自少用之。今此鮑魚乃是 魚,長尺許,合要自療漏血,不知何者是真?

    ﹝謹案﹞此說雲味辛,又言勿令中咸,此是 魚,非鮑魚也。魚去腸肚,繩穿,淡曝使干,故辛而不咸。李當之本草,亦言胸中濕者良,鮑魚肥者,胸中便濕。又雲穿貫繩者,彌更不惑。鮑魚破開,鹽裹不曝,味咸不辛,又完淹令濕,非獨胸中。

    且魚亦臭,臭與鮑別。

    鮑二魚,雜魚並用。鮑似尸臭,以無鹽也; 臭差,微有鹽故也。 魚沔州、復州作之,余外皆不識爾。

    魚

    味甘,無毒。主百病。

    此是 也,今人皆呼慈音,即是 魚,作 食之雲補;又有 魚相似而大;又有 魚亦相似,黃而美,益人,其合鹿肉及赤目赤須無鰓者,食之並殺人;又有人魚,似 而有四足,聲其膏燃之不消耗,始皇驪山冢中用之,謂之人膏也。荊州、臨沮、青溪至多此魚。

    ﹝謹案﹞ 魚,一名 魚,一名 魚,主水浮腫,利小便也。

    鱔魚

    味甘,大溫,無毒。主補中,益血,療沈唇。五月五日取頭骨燒之,止痢。

    鱔是荇芩根化作之,又雲是人發所化,今其腹中自有子,不必盡是變化也。性熱,作食之亦補。而時行病起,食之多復,又喜令人霍亂。凡此水族魚蝦之類甚多,其有名者,以注在前條,雖皆可食,而甚損人,故不入藥用。又有食之反能致病者,今條注如後說︰凡魚頭有白色如連珠至脊上者,腹中無膽者,頭中無鰓者,並殺人。魚汁不可合鸕 肉食之。鯽魚不可合猴、雉肉食之。鰍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鯉魚子不可合豬肝食之。鯽魚亦爾。青魚 不可合生胡荽及生葵並麥醬食之。蝦無須及腹下通黑,及煮之反白,皆不可食。生蝦 不可合雞肉食之,亦損人。又有 亦益人,尾有毒,療齒痛。又有魚,至能醒酒。 魚有毒,不可食。

    ﹝謹案﹞《別錄》雲︰干鱔頭,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氣,除痞癥。其穿魚繩,主竹木屑入目不出;穿鮑魚繩,亦主眯目、去刺,煮汁洗之大良也。

    鯽魚

    主諸瘡,燒以醬汁和涂之,或取豬脂煎用,又主腸癰。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羹,主胃弱,不下食。作 ,主久赤白痢。(新附)


如果你對新修本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修本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