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粉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藥征續編

    甘草粉蜜湯。

    上一方,粉一兩。

    【品考】

    粉,粱米粉也。《千金方•解百藥毒篇》曰︰解鳩毒,及一切毒藥不止煩滿方。乃此甘草粉蜜藥也。粉,作粱米粉。毒藥,蓋藥毒顛倒也。《金匱要略》根據此。又《千金翼方》,作藥毒不止解煩。《外台秘要》,解諸藥草中毒方內,引《千金翼方》,療藥毒不止,解煩悶。

    今本《千金翼方》,脫悶字,又粱米粉,作白粱粉。白粱,乃粱米白者也。又有黃粱,故今作白粱者,所以別于黃粱也。二書又俱毒藥作藥毒,由是觀之。粉,是粱米粉,而毒藥,是藥毒明矣。《正字通》曰︰凡物 之如屑者,皆名粉。粉為通稱,非獨米也,故粉有豆屑米粉,又有輕粉、胡粉、鉛粉、白粉之名。則如此藥方,亦不可單稱粉矣。然則二書作粱米粉者為正。況復《金匱要略》,成于趙宋,固多脫誤,蓋脫粱米二字明矣。《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成于李唐,但有訛謬耳。今宜從三書,作粱米粉,試之,得有應驗矣。

    【辨誤】

    凡粉,米粉也。《釋名》曰︰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夫米者,謂諸米。《說文》︰米,粟實也。《爾雅翼》曰︰古不以粟為谷之名。但米之有浮谷者,皆稱粟,然則米是粟實之稱也。《說文》︰粉,傅面者也。《韻會》雲︰古傅面,亦用米粉,又染之為紅粉。 按︰米者,九谷六米之米也。《周禮•地官》︰舍人掌粟米之出入,注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 、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雲︰九谷六米。然則粉是六米粉明矣,不必俟余辨。故宜呼稻米粉、黍米粉、稷米粉、梁米粉矣,無單稱粉之義也。《尚書•益稷》粉米之粉,別有其義可考。或曰,甘草粉蜜湯之粉,胡粉也。李彬之說,胡粉有毒,能殺蟲。《本草》曰︰殺三蟲。陶弘景曰︰療尸蟲。陳藏器曰︰殺蟲而止痢也。

    由此諸說,則非胡粉能治蟲乎。然則,粉,必胡粉,而似非米粉也。《事物記原》輕粉條曰︰《實錄》曰︰蕭史與秦繆公練飛雲丹,第一轉與弄玉涂之,名曰粉,即輕粉也,此蓋其始也(《實錄》乃《三儀實錄》也)。是燒其水銀者也。又胡粉條曰︰《墨子》曰︰禹作粉。張華《博物志》曰︰紂燒鉛作粉,謂之胡粉。《續事》︰始曰鉛粉,即所造也( 按︰鉛粉蓋粉鉛之誤)。上二說,雖出《實錄》,蓋諸家雜說,而非事實也。飛雲丹之說,涉怪誕矣。或曰粉鉛粉,或曰粉輕粉。雖然,古書單稱粉者,多是米粉也。《益稷》曰粉米,蓋指其形狀。《周禮•人職》曰︰粉餐,況復從米分聲,則皆似指六米也。胡粉、輕粉,以其物似米粉,而得粉名矣。然則粉,非胡粉、輕粉明矣。凡方書,曰胡粉,曰粉粉,曰數值,未嘗見單呼粉者,今唯甘草粉蜜湯一方,《金匱》謂之粉與蜜,方名亦謂之粉蜜湯,故後世醫者惑焉。或曰胡粉,或曰輕粉,或曰稻米粉,殊不知《千金方》及《翼方》、《外台秘要》既謂之粱米粉,豈可不取征于三書乎?今略謂之粉蜜湯者,猶桂枝加桂湯之桂耶。況復試之粱米粉,最有效矣。

    由是觀之,《金匱》方內,脫粱米二字明矣。天下醫者惑,則其證不


如果你對藥征續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藥征續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