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詩四言 酬丁柴桑(1)

類別︰集部 作者︰(晉)陶洲明 書名︰陶淵明集

    [說明]

    柴桑縣是陶淵明的家鄉,柴桑縣令劉程之于元興二年(403)棄官歸隱,

    接替他的便是詩題中姓丁的縣令。由此可以推知此詩約作于義熙元年(405)

    前後,陶淵明約四十一歲左右。

    這首詩分為兩章,首章頌揚丁柴桑的賢良美德,其中也寄寓了詩人的殷

    切期望;次章寫他們在一起開懷暢游的情形和情酣意暢的心態,濃郁的情意

    之中,透露出和諧的喜悅。

    有客有客,愛來宦止(2)。

    秉直司聰,惠于百里(3)。

    冶勝如歸,聆善若始(4)。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5)。

    載言載眺,以寫我憂(6)。

    放歡一遇,既醉還休(7)。

    實欣心期,方從我游(8)。

    [注釋]

    (1)酬︰以詩文相贈答。如唱酬,酬對。

    (2)愛︰乃,是。宦︰做官。止︰語助詞。

    (3)秉直︰秉公持正。秉︰持。直︰正直。司聰︰為朝廷听察民情。司︰

    掌管。聰︰听聞。惠︰恩惠,好處。百里︰指一縣所管轄的區域。

    (4)冶︰同“餐”,吃。勝︰勝理,至言,指正確的道理、中肯的言論。

    勝如歸︰意思是采納正確的意見就像回家一樣喜悅。聆︰听。始︰開始,

    這里有“新鮮”的意思,表示認真的態度。

    (5)匪︰同“非”。匪惟︰不只是,不僅僅。諧︰和諧,融洽。良游︰指

    愉快地游賞。

    (6)載︰且,又。寫︰宣泄,抒發。

    (7)放歡︰放開歡暢的胸懷。

    (8)心期︰兩心契合,知心。

    [譯文]

    有客來自他鄉,

    來到此地做官。

    秉公正,察民情,

    恩惠遍及鄉縣。

    欣然采納至理,

    虛心听取善言。

    彼此豈只投緣,

    常常攜手暢游。

    且歡言,且眺望,

    消除內心煩憂。

    放開歡暢胸懷,

    不醉怎能罷休?

    知音令我欣慰,

    願得與我共游。


如果你對陶淵明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陶淵明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