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詩五言 飲酒二十首(其五)

類別︰集部 作者︰(晉)陶洲明 書名︰陶淵明集

    其五(1)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

    間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3)。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4)。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6)。

    [注釋]

    (1)這首詩寫在和諧寧靜的環境中,詩人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詩人在平靜的心境中,體悟著自

    然的樂趣和人生的真諦。這一切給詩人的精神帶來極大的快慰與滿足。

    (2)結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寄居。人境︰人間,世上。車馬喧︰車馬往來的喧鬧聲。指世俗交

    往。

    (3)爾︰如此,這樣。心遠地自偏︰意思是說,只要內心清靜,遠遠超脫于世俗,因而雖居喧鬧

    之地,也就像住在偏僻之處一樣。

    (4)悠然︰閑適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

    (5)山氣︰山間霧氣。日夕︰近黃昏之時。相與還︰結伴而歸。

    (6)此中︰錄本從《文選》作“此還”,今從李本、焦本、甦寫本改。真意︰淳真自然之意。《莊

    子?漁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辨︰辨析,玩

    味。《莊子?齊物論》︰“辯也者,有不辯也,大辯不言。”忘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

    意也,得意而忘言。”這兩句意思是說,從大自然得到啟發。領悟到人生的真諦,但這是無法用言語

    表達,也無須用言語表達的。

    [譯文]

    住宅蓋在人世間,

    清靜卻無車馬喧。

    問我為何能如此?

    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采菊東籬下,

    悠然無意見南山。

    山間霧氣夕陽好,

    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

    我欲辨之已忘言。


如果你對陶淵明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陶淵明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