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蜀椒

類別︰子部 作者︰宋•甦頌 書名︰本草圖經

    內容︰\r蜀椒\ph362.bmp\r,生武都川谷及巴郡,今歸、峽及蜀川、陝洛間人家多作園圃種 之。高四、五尺,似茱 萸而小,有針刺;葉堅而滑,可煮飲,食甚辛香;四月結子無花,但生于枝葉間,如小豆顆 而 圓,皮紫赤色。八月采實,焙干。此椒江淮及北土皆有之,睫實都相類,但不及蜀中者,皮 肉濃,腹里白,氣味濃烈耳。服食方,單服椒紅。補下宜用蜀椒也。韋宙《獨行方》治諸瘡 中風者,生蜀椒一升,取少面合溲裹椒,勿令漏氣,分作兩裹于 灰火中燒熟,及熱出之, 刺頭作孔,當瘡上 著,使椒氣射入瘡中,冷則易之,須臾瘡中出水,及遍體出汗,即瘥。

    施 州又有一種崖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藥,雲味辛,性熱,無毒。主肺氣上喘,兼咳嗽,並野 姜篩 末,酒服錢匕,甚效,忌鹽。下又有蔓椒條,雲生雲中川谷及丘冢間,采睫根,煮釀酒。陶 隱居雲:俗呼為 ,似椒 (音黨)小,不香耳。今亦無復分別,或雲即金椒是也。 子, 出 閩中、江東。其木似樗睫,間有刺,子辛辣如椒。主游蠱、飛尸及腹冷,南人淹藏以作果品 ,或以寄遠。《吳越春秋》雲:越以甘蜜丸 (與黨同)報吳,增封之禮,然則 之相贈尚 矣


如果你對本草圖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圖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