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帙 扁豆

類別︰子部 作者︰明•盧之頤 書名︰本草乘雅半偈

    (別錄下品)

    夏日在膚脈如鉤,冬日在骨脈如營。

    【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主和中,下氣。

    【核】曰:二月下種,延纏籬垣間。葉大如杯,圓而有尖,花具紫白二色,狀如小蛾,有翅尾。莢生花下,凡十余樣,或長或圓,或如龍爪虎爪,或如豬耳、刀鐮,種種不同,皆累累成枝。白露後,實更繁衍,秋熱便不易生,故一名雪眉同氣,一名涼衍豆,俗訛為羊眼豆,亦形相似也。嫩時可充菜蔬茶料,老則收子煮食。子有黑、白、赤、斑四色。入藥只取色白者,莢殼雖濃,子粒粗圓為勝耳。

    先人雲:菽水谷也,秋成色白,臭味甘芳。有土金水,貫連三髒之義。故為和中下氣之品。

    又雲:右遷而降,自然暑息熱消,渴除痢止矣。

    【 】曰: 諧扁,門戶之文也。若夏日在膚,蟄蟲將去,壞戶之象也。諧禾,嘉禾之菽,水藏之谷也。若冬日在骨,蟄蟲 戶,君子居室之象也。觀永類鈐方。立固將墮將破之胞胎,則壞戶 戶之義,真不待言語形容矣。至化炎敲成清肅,轉摧拉就容平,更不待言語形容矣。若秋傷于濕,此即秋金驟斂,致中含濡濕耳。仍順以時降,從微至著,肺氣乃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別錄主和中,即和中央長夏之土,藉火土授受之際,斯金火亡刑,乃得出而降,降而入,入復升,升復出,五行均等,運迭不竭,又不待言語形容矣。

    (轉夏成秋,化炎敲成清肅,此即點火成金,不煩另覓種子。)


如果你對本草乘雅半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乘雅半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