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 土茯苓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昂 書名︰本草備要

    通,祛濕熱,補脾胃

    甘淡而平。陽明(胃、大腸)主藥,健脾胃,祛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除則筋骨利。利小便,止瀉泄。

    治筋骨拘攣,楊梅瘡毒(楊梅瘡,古方不載。明•正德間起于嶺表,其證多屬陽明,厥陰而兼及他經。蓋相火寄于厥陰、肌肉屬于陽明故也。醫用輕粉劫劑,其性燥烈。入陽明劫去痰涎,從口齒出,瘡即干愈。然毒瓦斯竄入經絡、筋骨,血液枯槁,筋失所養,變為拘攣、癰、漏,竟致廢痼。土茯苓能制輕粉之毒,去陽明濕熱。用一兩為君,苡仁、金銀花、防風、木通、木瓜、白蘚皮各五分,皂角子四分,氣虛加人參七分,血虛加當歸七分,名搜風解毒湯),瘰 瘡腫(濕郁而為熱,營衛不和,則生瘡腫。經曰:濕氣害人,皮肉筋脹是也。

    土茯苓淡能滲,甘能補,患膿疥者,煎湯代茶,甚妙)。

    大如鴨子,連綴而生,俗名冷飯團。有赤、白二種,白者良。可食良,亦可生啖。忌茶。


如果你對本草備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備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