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制藥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龍九 書名︰重訂囊秘喉書

    (一)制玉丹法

    生明礬打碎如指大,傾入銀罐內,炭火 ,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度。次將上好牙硝,打碎投下,約十分之三,再將硼砂打碎投下,亦十分之三,再將生礬逐漸投下,候其烊盡,照前投硝硼少許,如是逐層投完,待至鋪起,罐內發高如饅頭樣,止。方架炭火,燒至干枯,然後用潔淨瓦一大片,覆罐上,一時取去,將牛黃少許為末,用水四五匙,調勻,滴丹上,將罐仍入內,火烘干,即取起,連罐覆潔淨地上,用紙襯地上,再將碗覆之,過七日,收儲听用。輕松無堅紋者佳,如有堅紋,不堪用,或留作蜜調藥中用。 時火候,初宜緩火,然亦不可過緩,恐致礬僵,不易溶化,後必堅實,中間及後,須用武火,又如礬未溶化,即投硝硼,必不盡溶,勢必堅實,罐須煨透,不令爆碎,傾過銀者不用,此丹必多制,愈久愈妙,名曰玉丹。

    (二)制黑魚膽法

    臘月取黑魚膽陰干。或人身袋盛哺脆。研用。

    (三)制燈草灰法

    擇白淨燈草,放于金漆桌上,噴清水,燈草上,用筆管一頭草住,將燈草用竹筷築于管中,再用紙塞,一頭放火中,燒竹通紅,收出,放在瓶中,用濕手巾覆之,待冷取出,去竹灰,收儲听用。必要黑色而成團者佳。

    (四)制巴豆法

    將巴豆淨肉,去衣用一兩,以麻油七錢,煮,酒七錢同煎,油酒盡為度,取起放于礬中,入銀罐內,炭火 ,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佳。連罐覆潔淨地上,再用碗覆之,過七日,收儲听用。

    又法,明礬三錢,入銚溶化,投入巴豆肉三粒,待干,去巴豆,研用,名曰巴礬。

    (五)制蜒蚰梅法

    四月間買青梅子,搗碎去核,放碗內,投礬一層,捉蜒蚰,不拘多少,待礬、蜒蚰烊盡,再投梅礬一層,再捉蜒蚰投下,烊盡,至百日,傾入銀罐中,炭火 之,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度,待如饅頭樣發起者,即取下,連罐覆于地上,以碗蓋之,過七日後,火毒出盡,收儲用之。

    又法,將青脆大梅子,去核打碎,鋪在碗底內,再將蜒蚰數條,鋪梅肉上,又將白礬末鋪于蜒蚰上,逐層鋪完,待其礬、蚰化盡,日中曬梅極干研用,或瓦上炙脆為末,如痰涎壅塞喉風等癥,加入各吹藥中,皆效。或蜜湯同藥調和,滲下咽喉,亦可消痰,神效。

    (六)制琥珀法

    先用側柏子末入瓷鍋中,再入琥珀于末中,用炭火煮,從巳至申,別有異光,即取起,揚如粉重,研細極為度。

    (七)制指甲法

    用雙紅紙卷好指甲,燒灰存性,研末。

    又法,將指甲入無名異中同炒,至指甲松脆,去無名異,研用。

    (八)制砂法

    將 砂研至無聲,水飛過,醋煮干,如霜用,然 砂能爛五金,化人心為血,細閱本草,消食破瘀滯 瘕,不可多服。

    (九)制螻蛄法

    須五月間,取活螻蛄一個,將抱退雞子軟白皮裹,入大蛤蟆口內,草縛泥固, 過取出,研末听用。

    又法,將螻蛄置瓦上, 存性,不用大蛤蟆,亦可。

    (十)制煉鹽法

    將食鹽入清水中,烊盡去泥腳,取水煎煉,再傾罐內,炭火 透,白如霜者佳,留久听用。


如果你對重訂囊秘喉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重訂囊秘喉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