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月經門 經候不調不通有分因詳證治病之法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蕭塤 書名︰女科經綸

    方氏曰:婦人經病,有月候不調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調不通中,有兼疼痛者,有兼發熱者,此分而為四也。細詳之,不調中,有趲前者,有退後者。趲前為熱,退後為虛。不通中,有血枯者,有血滯者。血滯宜破,血枯宜補也。疼痛中,有常時作痛者,有經前經後作痛者。常時與經前為血積,經後為血虛也。發熱中,有常時發熱者,有經行發熱者。常時為血虛有積,經行為血虛而有熱也。是四者之中,又分為八矣。人之氣血周流,忽有憂思忿怒,則郁結不行。經前產後,忽遇飲冷形寒,則惡露不盡。此經候不調不通,作痛發熱,所由作也。大抵氣行血行,氣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氣為先,香附之類是也。熱則流通,寒則凝塞,故治血病,以熱藥為佐,肉桂之類是也。

    慎齋按:婦人有先病而後致經不調者,有因經不調而生諸病者。如先因病而後經不調,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後生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李氏一論,可謂調經之要。然偏而不全,予故補其未盡之旨。若方氏分因詳證,誠得統論調經大法。


如果你對女科經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女科經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