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兒科特征 第四節 變蒸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吳克潛 書名︰兒科要略

    昔人雲:變者易也生五髒,蒸者熱也養六腑,輕則發熱似驚,重則壯熱煩躁,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 一蒸,至五百七十六日變蒸即畢,兒乃成人也。其說似以為小兒自幼而長,必經變蒸,故有發熱似驚, 壯熱煩躁之象並非病象,而屬于自然之現象,此未可盡信者也。考小兒平時保護得宜,至長無病,惟當出 牙之時,則常有自然之發熱,出牙一次,發熱一次,牙出之後,其熱自退,此殆變蒸之說之由來也。又人 身本有抵抗疾病之能力,小兒亦然,往往小兒因起居不慎,飲食不節,感染小恙,隨 即發熱,其後因自身抵抗之力,而將疾病消滅于無形,故小兒常有似病非病之象,不久即霍然而愈者, 此殆變蒸之又一說也。準此則變蒸之治法,宜就以上之情狀而為相當之治療,決不可漫不注 意而貽小兒以後患也。

    一、出牙發熱之治法

    小兒第四個月至第十個月內,齒牙漸次出生,最初出生之二齒,為下牙床之門齒,繼則出生上牙床之門 齒一對,若上牙床門齒先出,或先出一枚者,皆為不良之現象。其出生之遲早,亦因 人而異,早則四五月出生,遲則至十月方出,亦有落地時已有牙者,亦有一周歲方出牙者,則百人中偶有一 二也。至于出牙之時,最普通之征象,常為身體發熱,胃口不良,甚則睡眠不安, 時時驚惕,或兼有泄瀉,或兼有嘔吐,此時可驗其牙床微脹或作浮腫,漸露白色齒頭者,即出牙證也。牙齒 頂穿牙床而露頭之時,因生長之力較速,故現發熱之狀,發熱雖非病征,然引起他 種之病恙,則不得根據法治之。譬如因發熱則消化為之遲鈍,胃中失其常序,而嘔吐之證見矣,腸中失其常 序而泄瀉之證見矣,皆宜酌用清涼退熱及輔助消化之劑。體實者多佐以退熱、消痰、清 火之藥,體虛者多佐以健脾、扶氣、化積之藥,雖見證治證,與一般疾病之治相同,然切忌過于苦寒克伐 香竄之品,以暗耗其生長之氣,此于出牙時之所宜注意者也。

    二、感冒發熱之治法

    小兒無端發熱,若不因于內傷者,非屬感寒,即屬傷風,非屬受濕,即屬受熱,均宜按證治之。

    發熱無汗者宜微汗之,發熱有汗者宜和之,熱輕者輕清解表,熱重者清涼退熱,因寒因風因 濕因熱,俱于成法之中,酌為變通,用其小劑,蓋小兒髒腑嬌嫩,不耐過劑之藥,若投藥中病,則體力恢復 甚易,輕微小恙,自必退除,所謂平淡有奇功,于此恆最適用也。


如果你對兒科要略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兒科要略》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