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吐瀉論治 第一節 吐瀉概說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吳克潛 書名︰兒科要略

    吐瀉,胃與腸之病也。病于胃則吐,病于腸則瀉,病于腸胃則吐瀉交作。然胃與腸雖以幽門為界而究屬餃 接連通者,故胃病有時亦能致瀉,腸病有時亦能致吐,吐與瀉之為病,腸與胃恆互有牽涉也。且也為胃行其精 液者在脾,為腸分別水谷者亦在脾,則胃與腸之運化,皆統屬于脾。故吐瀉之為病,其關鍵又莫不在 脾也。其病在小兒患之,倍重于成人,以小兒消化力薄,腸胃俱弱,難任吐瀉之戕賊。若後天之谷氣一傷, 則生生之機告絕,故自來治兒科者,莫不以吐瀉為重證也。夫吐瀉雖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然吐則氣逆,瀉 則氣陷,久吐則胃虛,久瀉則脾傷,不論虛實寒熱,其結果皆足使正氣受劫,變端百出,一身全局,俱受 其累,重者上吐下瀉,頓時上下俱脫,正氣乏絕,輕者轉成驚風,或漸變疳癥。此小兒吐瀉一起,所以不可 不急治之以防變也。惟小兒吐瀉,緩治雖多變,急治常易愈,當其初作之時,先宜辨其因熱因寒因食因痰之 分,再察其虛實之偏,則治法莫不中肯。若拘于暴吐屬實,久吐必虛,暴瀉宜利,久瀉宜止之成見, 則暴作吐瀉,往往有屬于虛寒者,而久吐久瀉亦間有挾積挾痰者,正未可以一概論,是在臨證之能持其大者要 者,斡旋以為治耳。茲就吐與瀉及吐瀉交作三證分論之。


如果你對兒科要略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兒科要略》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