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同病各發

類別︰子部 作者︰清•費伯雄 書名︰校注醫醇剩義

    巧不離乎規矩,而實不泥乎規矩。岳忠武不深究陣圖,以為陣而後戰,本屬常法,然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尤以臨機應變為要,旨哉言乎!吾于古方,亦猶是已。真珠母丸,本許學士治游魂為變,夜寐不安而設。予嘗以此方,略為加減,治三種重恙,無不應手而效。蓋同病各發,見癥雖異,而致病則同,化裁變通,于不執成見中,確有定見,斯頭頭是道矣。予非教人蔑古荒經,欲人師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為善學古人。且執古方以治今病,往往有冰炭之不入者,尤不可以不審也。

    丹徒張姓女,患五心煩擾,自頭至腰,時時作顫,坐臥不安。予制馴龍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馴龍湯(自制)

    龍齒(二錢) 真珠母(八錢) 羚羊角(一錢五分) 杭菊(二錢) 生地(六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薄荷(一錢) 沉香(五分) 續斷(二錢) 獨活(一錢) 紅棗(十枚) 鉤藤勾(四錢後入)

    常州丁姓女,患驚悸氣促,喉舌作痛,予制馴龍馭虎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馴龍馭虎湯(自制)

    龍齒(二錢) 琥珀(一錢) 真珠母(八錢) 生地(六錢) 玉竹(四錢) 栝蔞皮(三錢) 石斛(三錢) 柏子霜(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蓮子(二十粒打碎勿去心) 沉香(四分人乳磨沖)

    無錫孫左,身無他苦,飲食如常,惟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然,一載未愈。予診其脈,左關獨見弦數,余部平平。因思不寐之癥,共十三條,從無間日重輕之象,惟少陽受病,方有起伏。但少陽為半表半里之經,不進則退,安能久留!此實與厥陰同病,甲乙同源,互相膠結,故有起伏而又延久也。為制甲乙歸髒湯,連服數十劑而愈。

    甲乙歸髒湯(自制)

    真珠母(八錢) 龍齒(二錢) 沉香(五分) 薄荷(一錢) 生地(六錢) 柴胡(一錢醋炒) 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歸身(二錢) 夜合花(二錢) 丹參(二錢) 柏子仁(二錢) 紅棗(十枚) 夜交藤(四錢切)


如果你對校注醫醇剩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校注醫醇剩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