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腎火

類別︰子部 作者︰清•費伯雄 書名︰校注醫醇剩義

    腎火者,龍火也。龍不蟄藏,飛騰于上,口燥咽干,面紅目赤,耳流膿血,不聞人聲,加味腎熱湯主之。

    加味腎熱湯(自制)

    磁石(四錢) 牡蠣(四錢) 生地(四錢) 白術(一錢) 白芍(一錢)人參(一錢) 元參(二錢) 甘草(五分) 豬腎(二枚煎湯代水)

    生地、元參、白芍、豬腎,養陰益腎,顯而易見。加磁石以鎮之,牡蠣以潛之,二味腎家藥,亦顯而易見。用參、術、草等中州藥者,龍火上騰,必是脾胃砥柱失守所致;中州有砥柱,龍火必無由而上騰矣。祖怡注。

    陽火可瀉,陰火不可瀉,況龍性難馴,逆而折之,反肆沖激。故丹溪滋腎丸,于滋陰藥中,加肉桂一味,導龍歸海,從治之法,最為精當。茲更推展其意,制潛龍湯主之。

    潛龍湯(自制)

    龍齒(二錢) 龜版(八錢) 生地(五錢) 龍骨(二錢) 知母(一錢)黃柏(一錢) 人參(一錢) 元參(二錢) 蛤粉(四錢) 肉桂(四分) 鮑魚(一兩切片煎湯代水)

    黃柏、知母、肉桂,取一陽居二陰之中,成為坎象。不用肉桂,則龍不肯歸海。既用肉桂,尚恐知、柏之力不足以駕馭,故加人參、元參、生地以佐之。再用龍骨澀而兼鎮,龍齒但鎮不澀;龜版、蛤粉、鮑魚,則潛陽即所以潛龍。而一味肉桂,處于群陰之中,當亦馴服,而潛藏不顯矣。祖怡注。


如果你對校注醫醇剩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校注醫醇剩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