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功法篇 第十六章 坐十二段錦圖說

類別︰子部 作者︰清•項楊惠 書名︰達摩洗髓易筋經

    十二段錦總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

    兩手抱昆侖,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

    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

    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腳頻,以候神水至,

    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

    咽下 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畢,

    想發火燒身,舊名八段錦,子後午前行,

    勤行無間斷,萬病化為塵。

    以上系通身合總,行之要根據次序,不可缺不可亂,先要熟記此歌,再詳看後圖及各圖詳注,各訣自無差錯,十二圖附後。

    十二段錦第一圖(圖缺)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

    此圖盤腿而坐,緊閉兩目,冥亡心中雜念。凡坐要豎起脊梁,腰不可軟弱,身不可依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閉關卻邪也。靜思者,靜息思慮而存神也。

    十二段錦第二圖(圖缺)

    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

    上下牙齒相叩作響,宜三十六聲,叩齒以集牙內之神使不散也。昆侖即頭,以兩手十指相叉,抱住後頸,即用手掌緊掩耳門,暗記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聲。

    十二段錦第三圖(圖缺)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記算鼻息出入各九次畢,即放所叉之手,移兩手掌擦耳,以第二指疊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彈腦後,要如擊鼓之聲,左右各二十四度,兩手同彈共四十八聲,仍放手握固。

    十二段錦第四圖(圖缺)

    微擺撼天柱。

    天柱即後頸、低頭扭頸,向左右側視,肩亦隨之左右搖擺,各二十四次。

    十二段錦第五圖(圖缺)

    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赤龍即舌,以舌頂上顎,又攪滿口內上下兩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 有聲吞下,心暗想,目暗視,所吞津液直送至臍下丹田,龍即津,虎即氣,津下去氣自隨之。

    十二段錦第六圖(圖缺)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

    以鼻吸氣閉之,用兩掌相搓擦極熱,急分兩手磨後腰上兩邊,一面徐徐放氣從鼻出,精門即後腰兩邊軟處。以兩手磨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十二段錦第七圖(圖缺)

    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

    閉口鼻之氣,以心暗想,運心頭之火,下燒丹田,覺似有熱,仍放氣從鼻出,臍輪即臍丹田。

    十二段錦第八圖(圖缺)

    左右轆轤轉。

    曲彎兩手,先以左手連肩圓轉三十六次,如絞車一般,右手亦如之,此單轉轆轤法。

    十二段錦第九圖(圖缺)

    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

    此勢放開所盤兩腳,平伸向前,兩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頭頂,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聳,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頭頂,又托上,共九次。

    十二段錦第十圖(圖缺)

    低頭攀足頻。

    以兩手向所伸兩腳底作力扳之,頭低如禮拜狀十二次,仍收腳盤坐,收手握固。

    十二段錦第十一圖(圖缺)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 響,百脈自調勻。

    再用舌攪口內,以候神水滿口,再鼓漱三十六,連前一度,此再二度,共三度畢,前一度作三次吞,此兩度作六次吞,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 響聲,咽津三度,百脈自周遍調勻。

    十二段錦第十二圖(圖缺)

    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舊名八段錦,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病化為塵。

    心想臍下丹田中,似有熱氣如火,閉氣如忍大便狀、將熱氣運至谷道,即大便處,升上腰間、脊背、後頸、腦後、頭頂上,又閉氣從額上兩太陽耳根、前兩面頰,降至喉下、心窩、肚臍、下丹田止,想是發火燒通身皆熱。


如果你對達摩洗髓易筋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達摩洗髓易筋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