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篤曰。古法氣色部位繁緊。名目亦多。地位不實。各家相法盲指瞎謂。各說不一。閱者頗厭其煩。又無把握之認定。亦無稽考之證實。茲特繪其緊要部位。限定地點。及吉凶禍福。各有專司。使閱者容易記億。詳明某輕重之旨。分別其吉凶之要。夫氣者。為先天之動機。不根據五髒六俯。無定位也。色者。為後天之華表。根據五行四時。順天道也。蓋氣隱于皮膚之內。為事實之先表。在三十日以前。則潛伏。合兩節令之氣候也。其關系之大者。有前一百八十日潛伏之。合陰陽之氣候也。色浮于皮膚之外。為事實之應驗。在十五日以前。則潛伏之。合一節令之氣候也。其關系之大者。有前九十日潛伏之。合半陰陽之氣候也。二者。如雪上之霜。水上之冰。大體相似而實異也。如不細心考察。則有差寸誤尺。而無標準之應驗矣。其法如何。蓋先分虛實。次分清濁。再別其長短大小。又別其濃淡輕重。最後分其枯燥靜潤。又別其克制生化。以五行四時。而論禍福吉凶。則事實之應驗。時間之早遲。有所決定矣。其中分兩種。一為有氣無色。此為潛伏種因。而時間末至。則考其它部位之變化。而判其成功與中阻。一為有色無氣。此為虛浮引線。而事實有變。則考其它部位之生化。而判其暫時與過渡。有氣有色。則為定論不移。而限定時期應證也。故充足者。其事實應驗必速。沉滯者。其事實應驗必遲。長濃者。其事實之關系較大。短淡者。其事實之關系較小。其破敗之氣。有九年不敬盡者。亦有七年五年三年。至少則應一年。其色有驗一年不敬盡者。亦有一季一月。至少則應半月。其發達之氣。有五年不改變者。亦有三年二年。至少則應一年。其色有驗一年不改變者。亦有一季一月。至少則應十五日。此為一定時間。至于氣色之形式不一。或如粟如豆。如絲如發或碎如米或圓如珠。或方加印。或長如針。或如浮雲飛鳥。或如晚霞蜿蜒總以現于何部。而關系何事。變成何色。而關系何項。俱宜按時令之生克制化。來去之久暫重經。為一定之斷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