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篤曰。五形者。五行之義也。相法之分五行。各從其類。限制其事實也。其氣色亦以五行。而取生旺之鄉。其聲音亦從五行。而取生化之旺。又順氣候之四時。以取順天之序。以分別其吉凶之輕重。禍福之久暫。以推論其事實也。古人論之頗詳。猶恐誤認五行之界限。混亂其形質。而不合法也。故有木形清秀而瘦。金形方正而堅。水形圓肥而清。土形濁厚而深。火形尖露而銳之說。至于兩形相兼。則取分數多者為主。分數少者為客。如兩形相等。或相並。相似。則為相爭相混之局。而無主客之分矣。又如三形相兼。當以何為主體。何為兼體。何為附屬之輔佐。然後論其相生而制否。相克而化否。如三形相勻。是為混亂之局。則查其所生何時令之何節氣中。是否于此三形。有相同之氣候。而取同五形者。為主體之用否。則以當時之旺氣。為主體之用也。蓋于合本時之形。為相氣之本氣。本時所生之形。為旺氣之生氣故也。如均不合。則查其生于何方位。而在何卦爻中。是否于此三形。有無相同之五行氣候。而取其主體之為用也。蓋合于本形之地。得山水之本氣故也。如又不合。則查其聲之五音所屬。即音秀為角木。音亮為商金。音長為羽水。音燥為征火。音濁為宮土。而加于此三形中。以取主體。亦為合法。上例三法。均為取巧從權。而從根本上求之。以區別其相爭相混之用。而輕重間。自有關鍵。此余常用之法。與要訣也。按五行有定位。而有重要關系。蓋有專司之標準。而指定其人為何項名位。何項事業。隨五行為轉移。從五行為類推。而評之也。此為相法之第一基礎關鍵。如不縷晰分明。則錯其主因。混其事業。每見今之持鑒者。茫然而顛倒。盲指而紊亂。蓋未考究古人原文之義耳。茲特分類如下。
一.木形清秀瘦植。薄弱修長。均為木局。其卦為震。其音為角。其時為春。其色為青。其味為酸。其用為仁。故有帝出乎震之說。而為尊貴之義也。如成純木之局。上為仙品。是為超凡入聖。千古存形。次則為聖為賢。是為立德。立言。立法。而為萬世師。千古流芳。其最下者。均為盛名之譽。文說之家。特智之慧。專長之能。有遺跡可傳也。蓋木形為清貴。而有盛名。是其定法也。萬無木形而有帝王之說。亦無高位重權之說。若紊于此。則不合法也。
二.土形濁厚而深。言遲行緩。均為土局。其卦為坤。其音為宮。其令為三六九全月。其色為黃。其味為甘。其用為信。土厚積塊而主載。而生萬物也。如成純一之土局。則為大富而豐盈。富可敵國。而捋王侯之局。次則為上富。名滿大都。田連阡陌。其最下者。亦為中富。儼然閥閱之家。富甲一州一邑之局。均為合法。蓋土生萬物。而為財源。專主富而不主貴也。萬無土局而有貴權卿相之說。亦無文名盛譽之說。若紊于此。則不合法也。
三.金形方正堅實。腮突犄角。聲宏氣聚。均為金局。其卦為兌。其音為商。其時為秋。其色為白。其味為辛。其用為義。金主剛毅。而司殺伐。其物有甲。而象戰斗。如成純一之金局。其上則為大富貴創業之帝王。或為英明神武而有能為之帝王。次則為公侯將相。開疆拓土。而有名臣之風。或為中興柱石之臣。而司重權也。又次則為九卿。為藩鎮。為邊將。于史冊可記載者。均為合法。蓋金為權貴。任勞有為也。萬無純金而有仙品之姿質。亦無聖賢之行為。若紊于此。則不合法也。
四.水形圓肥而勻清。韻長而坐如釘石。均為水局。其卦為坎。其音為羽。其時為冬。其色為玄。其味為咸。其用為智。水為先天之第一生數。亦為尊貴之義也。如成純一之水局。其上則為佛品。是為金剛不壞之身。超出輪回之外。次則為帝王。或為承受而享厚福之帝王。又其次為公侯將相之權貴。不勞而立大功。其最下者。為列卿方伯。或為文章可傳。或為學說可稽。均為合法。蓋水主貴而安閑。厚福而綿長之義也。萬無純水而有仙品聖賢之說。亦無勞苦不貴之說。若紊于此。則不合法也。
五.火形尖露起峰。三山突頂。聲急肩聳。均為火局。其卦為離。其音為征。其時為夏。其色為紅。其味為苦。其用為禮。火為後天之極。其數為九。窮而後通也。如成純一之火局。慧根超于群眾。才智異于尋常。其上則為公侯將相。其次則為列卿州牧。其最下則為縣宰尉丞。然多出于艱難險阻之中。名譽倍于職權也。善作而不善成。善始而不善終。均為合法。蓋火炎上而不持久。威烈而有畏忌也。萬無純火而有仙佛姿質之說。亦無帝王厚福之說。若紊于比。則不合法也。
六.木形主清貴。而無權勢。名盛而權輕也。如兼微金而為局。則為貴而有權矣。盛世多文貴。而遙領武權之立功。安閑居多也。亂世多武貴。而兼政柄之成名。勞碌不休也。各有階梯時機之不同。各有采取偏重之不同。盛世富業亦平穩而持久。亂世則暴發而飄搖。乃時勢之趨向與重心相反耳。蓋木得金。則削成器用。以成其梁棟之材故也。
七.木形主清貴。名過于權之局。如兼微火而成局。則為貴名大噪。轟傳一時。或遺身後也。故有文章流傳。或美術流傳。或為智巧藝能之專長。而遺跡流芳也。其人聰明絕頂。過目不忘。而有慧根也。知機達時。好名負氣。而有驕志也。故多限止于中富中貴之間。上峰有疑。同類有嫉。故也。次則下富下貴。又次則宰丞佐治。常貴素豐。盛衰皆然。名過于權。而富次之。然有建樹也。蓋木局兼火。而通其靈。以成其清美揚彪也。
八.木形為清貴盛名之格。如兼微水而成局。則為貴而有權。安而有福。盛世則為方伯剌史。次亦洲伯邑侯。亂世有從武階而轉移政柄。上至廳道。下至州牧邑侯。均為文職文權居多。次則尉丞佐治之貴。其富業與上列之名實相符。有時過之。其最下者。為余蔭之家。梓榮之眷。蓋木局兼水。順天地之氣。而滋生繁榮故也。
九.木形主清貴盛名之格。如兼微土而成局。則為中貴之格。次則下貴。又次則常貴。而富業倍于貴名也。其中多鷸 沃 ;蛭 P韁 討啊;蛭 痙ㄖ ㄖ啊R嚶懈環嶂 怠Ih髦 僖病R嚶薪韞竺 啤<俟筧酥 R宰ㄆ淠薄6 仄涓灰病8悄揪旨嬙痢O囁碩 嗷 E嗥涓 7逼涫怠6 砥瀆灰病 br />
十.土形本為富而不貴之格。土生萬物。而旺財富故也。如兼微木而成局。則為下貴常貴之名。佐治偏副之權。或為財務稅司之例。其貴不大。其富倍發。亦有專發利源。而為富紳豪商之格也。蓋土局兼木。相克相化。條其枝干。繁其華實。而養其鐘靈毓秀之氣故也。
十一.土形主富而不貴之格。如兼微金而成局。則有文貴武貴之中貴。盛世多文職而兼兵備。亂世多武權而兼財柄。亦有名份過之。權職中貴。偏副其用也。次則州伯邑宰。亦有兼並財務稅司。又其次則為佐治吏丞。亦有專理財務利源。富過于貴也。蓋土之主體為富。金之兼體為貴。土得金而相生。貴其勢而輔用。當其源而韞玉故也。
十二.土形主富而不貴之格。如兼微水而成局。則為文貴之政柄。次則主司法教育。財務警政。鷸 沃 M蛭藪蠊笊瞎籩 亂狄病S制浯臥蛭 簧痂魅僦 竺 S制浯臥蛭 郎檀蠹幀Wㄒ樟脊ヅ F湫源廈舳 薪 3ィ碩 癱恕8恢毓笄嶂 穸 蠶幸病8峭戀盟 酥啤I脅磺址浮M料踩笤蟆6 蘢躺 室病 br />
十三.土形主富而不貴之格。如兼微火而成局。則主富而見弱。及夭亡貴而見危及刑克。前業雖豐。而見衰微。根基雖厚。而見破裂。或為天災之不測。或為時勢之危害。或為冷退之損失。或為刑克之疾苦。作先富後貧者論。或一成一敗。得失不常。勞碌不休。人丁不旺也。蓋土得火而炎燥。無生機而受制。喜潤惡燥之義故也。
十四.水形本主大貴享福之格。水者源流綿長之義也。如兼微木而成局。則為名過于權。事多安享。而多立言立法之功。次則一省一州。而有移風易俗之治。又次則為縣宰丞尉。而有善舉建設之能。又其次則為文名碩德。而有獨善品學之表。一善可褒揚。一技可為法。一節可譽。一事可傳之類也。其最下者。亦足衣祿也。蓋水得木而相生。潤其根而實其華故也。
十五.水形本主大貴厚福之格。如兼微金而成局。則主大貴而有重權。上為帝王之格。次為公侯將相之品級。而有國家安危之所系也。亦有屏藩柱石之貴。一省一隅之安危關鍵。或為茅土之對。世襲之蔭。而亂世亦主僭號之雄才。割據之大略。而多勞碌。以成功也。次則為中上之貴。而操兵柄。或為權重一時。而操政柄。又次則為廳道刺史。師旅邊鎮勞而有為也。其最下者。亦主貴名而有權。雖短于才智。亦能發達也。蓋水得金而為有用。水為大貴。其氣萌生。金為權貴。其氣肅殺故也。
十六.水形本主大貴厚福之格。如兼微土而成局。上則為州伯邑侯。平穩安全也。次則為財務稅司。丞尉佐治。貴名雖減。富豐倍發也。或為富紳豪商。大賈奇藝。享受厚祿也。其最下者。誠厚而庸。信義而拘。亦豐衣足祿也。蓋水得土而受制。減其貴而增其富。微其名而厚其祿故也。
十七.水形本主大貴厚福之局。如兼微火而成格。上為聖賢之事業。有特智而守禮。立善教而繩法。身在當時名垂後世。惟環境多窮蹙。平生多飄搖。遺身後名以流芳也。次則為一偏之長。有學說可傳。又次則為時機之乘。有一節可譽。又次則為一器之發明。一藝之美譽。天姿靈慧。過目不忘也。蓋水得火而既濟。窮則變。變則通。故也。
十八.金形本為權貴。任勞有為。金者堅也。肅殺之氣。剛毅而有決也。如兼微木而成局。則為聰慧過人。機巧而多才。堅忍而勇為。盛世多文貴。而遙領武權。亂世多武貴而崛起割據。次則為屏藩重鎮。而有冒險行為。建樹奇勛。又次則為文至廳道剌史。武至師旅邊將。但有風塵之走險。離奇之遇合。逼迫以成功也。盛世則從文職。而至上貴卿相之權祿也。次亦 司通剌史州牧。有秩序之階梯。從穩固之進展。其最下則為邑宰清名。而多建設也。蓋金得木而相克相化。木清名而金權貴。以美其材而成其器故也。
十九.金形為權貴之局。如兼微水而成格。則為特貴之帝王。上貴之將相。中貴之潘鎮。茅土之薦。世襲之卦。而多厚福也。亂世則為僭號割據。次則上貴之各首長。又次則中貴以及師旅廳道。而多勞碌也。其最下者。亦小富貴。而有專長特智好名貪功以勇為也。蓋金得水而相生。有權有用。如淵之藏明珠故也。
二十.金形為權貴之格。如兼微士而成局。上則為中貴。而兼財政稅司。交通經濟之權。次則為下貴。而兼局所工務。警政司法之權。又次則為常貴。學界之教授。富紳之梓榮。均主當業倍旺于貴名也。或為得貴人之輔而發達。或借貴力之勢而偏重。亂世有勞碌奔馳。盛世為安全享受。蓋金剛土柔而相濟。以財富而誤其貴名故也。
廿一.金形主權貴之局。如兼微火而成格。則為上貴盛名之事業。然多流離辛苦。危險招嫉。雖能成其功。而不享其福也。或為成功而身死。或為成功而見黜。才智之長。鋒芒之露。上震其主。下嫉其長。故讒毀而不見容也。次則為中貴下貴常貴之例。亦多艱難險阻。一成一敗也。蓋金得火而煉劍。鑄 而成利器。其質可珍。用之傷人故也。
廿二.火形本主勞貴機智之格。火者。炎上也。後天之離卦。位尊而數九也。才智絕倫。而有靈根。性情清高。而有奇策。孤立之象也。如兼微木而成局。則為清名而貴權。亦為才能而有富業。亦為勞碌而有生機。其發達也離奇。其遇合也險阻。然貴者不富。富者不貴。富貴雖能成功。亦不善後。而有阻撓之挫折。或為嫉妒之危害也。其中等富貴。或下等富貴。皆為成功而不壽。或為名成而身毀。盛衰皆然。如司馬遷周公瑾之類是也。蓋火得木而見焚。窮通互相表里。故也。
廿三.火形本主勞貴機智之格。如兼微金而成局。則為士農工商。學賈技藝之類。多出勞碌奔馳。冷退消耗。雖有貴名。而無用也。或為困乏其身。財不入庫也。雖有祖業。而不守也。或為牽制株累。得不償失也。雖能創業。而不享受也。或為勞碌發達。疾苦不壽也。蓋火得金而受制。爍毀無余故也。
廿四.火形本主勞貴機智之格。如兼微土而成局。則為風塵飄搖。勞碌創立。駁雜往返。牽制成功。然有漏不塞。既得而復失。亦有趨利忘害。已成而復敗。貴不過下等。而多疾厄冷退。富不過中豐。而多刑克隱患。亦有富而不貴之格。田運阡陌。人丁衰弱。蓋火土相生。而剛柔相用不相濟故也。
廿五.火形本主勞貴機智之局。如兼微水而成局。則為立言立法可傳可風之例。上則為聖人賢人。其行為萬世師。其言為千古法。次則為哲人名士。或有文章學說而傳世。或有大節遺跡而流芳。其下則為發明物器之制造。發明專藝之創立。然平生多勞碌而挫折。事實多 遭而困乏。貧賤不移其志。威武不屈其節。名貴而權次也。蓋火得水而未濟。反映以成其大用故也。
廿六.木金各半而為局。木主清貴。金主權貴。兩局相爭而無主客之分。雖貴而不足。雖富而不豐。此益彼損。當有缺點。何況士農工賈商藝之人乎。應有智識之聰敏。材藝之專長。然多飄搖挫折。外華內虛。財不入庫。復不足用。亦主刑克冷退。牽制郁結。鄰友之糾 。卷入漩渦。得不償其失。族戚之遺累。恩怨混合。功不補其過。蓋木金各半而相爭。應貴而受制。富而受欺。兩相凌雪。終成畫餅故也。
廿七.木水各半而為局。木主清貴。水主大貴。兩形相爭而無主客之分。亦有州牧邑候之貴。次則常貴佐治之例。次則素豐之富。又次則農工商賈。而有小發達之例。亦主刑克人丁。疾厄牽制。蓋木水相爭。又相生而復相制故也。
廿八.木火各半而成局。木主清貴。火主勞貴。兩形相爭。而無主客之分。亦有初富而終敗。初貴而終賤。天性聰敏。作事懈怠。或以驕生忽。以偏見而受羈絆。或因利忘害。以嗜好而並煩惱。又有務正義。而見顛倒之時機。或為經發達。而見傾覆之事實。才智與事實不合。利益與妨害混合。蓋木火相爭。消毀無余故也。
廿九.木土各半而為局。木主清貴。土主富豐。木土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有勞碌奔馳。駁雜遺累。前人亦有產業。而小康者。或為弟兄叔佷之分裂。禍起蕭牆。或為族戚鄰友之欺忤。常多雀角。亦有憂患叢生。神經刺激之疾苦。冷退不休。哭泣人丁之煩惱。蓋木土相爭。相克而復相犯。兩不相用。而復兩害故也。
三十.金水各半而為用。金主權貴。水主大貴。金水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有上貴之偏受。副其名權而掣肘。中貴之正受。短其時間而波折。次則為下貴之政權。多處嫌疑而招是非。又次則為常貴之榮名。多生怨謗而受挫折。亦有灰心消極之中止。亦有受辱知足之輕棄。蓋金水相爭。而不相化。害大于利。相用而不相容。禍倍于福故也。
卅一.金土各半而為局。金主權貴。土主富豐。金土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為州伯邑宰。迂闊而多勞。庸厚而無用。次則為丞尉佐治任勞而不進遷。周折而多影響。又次則為富紳梓里之公務。小康豐足之衣祿。又次則為勞碌而立腳跟。牽強而有出路。亦多遺累之糾 。而受限制。亦有疾厄之冷退。而刑人丁。一得一失。而不完善。忽成忽敗。而有缺點。蓋金土相爭而相反。乃客凌其主。下犯其上故也。
卅二.金火各半而為局。金主權貴。火主勞貴。金火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為世家之紈褲。而有嗜好驕矜之破敗。前人之余業。而有游蕩荒淫之破產。次則為常人之一成一敗。遺累不休。多勞多怨。官訟不了。聰明不務其正。剛復而多 懈。蓋金火相爍。其質焚毀不存。殘破不堪故也。
卅三.水土各半而為局。水主大貴。土主富豐。水土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為小商小賈。佃農薄藝。以及工役之例。又主環境惡劣。而多勞碌。人丁刑傷。而多冷退。景遇蕭條。事實繁擾。忙亂耳目。憂苦身心。蓋水土相制。崩潰而復壅塞故也。
卅四.水火各半而為局。水主大貴。火主勞貴。水火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為雜藝而糊口。勞工而就食。賤役以容身。依人以度日。則為少成多敗。而無隔宿之糧。有勞無逸。而有終身之苦。貧乏其身。勞苦其形。灰頹其志。傷耗其神。蓋水火相爭。而不相容。相害而不相濟故也。
卅五.土火各半而為局。土主富豐。火主勞貴。土火相爭。而無主客之分。則為小商佃農。雜藝勞工。小貿賤役之例。或為幼而無父之孤者。失其培養之力。或為老而無子之獨者。失其晚年之靠。或為中年無妻之鰥者。失其內輔之助。或為有衣祿而疾苦者。失其能力之效。蓋土火相爭。是為火炎土燥。枯竭不生故也。
公篤曰。五行而合五形。為相法之初基。其分別大概之界限。故木主清貴。而不權也。土主富豐。而不貴也。水主大貴。而有福也。金主勞貴。而有為也。火則敗多益少。而有勞也。雖貴而亦不善其後也。或功成招嫉。名成受謗。依然貧乏也。次則以部位之輕重。而用加減乘除之測量法。以評論之。是為綱領之要也,其精神有余不足。或藏或露。聲音清秀鏗鏘。或緩或急。則又據各形。而論其宜與不宜也,其內氣之長短濃淡。外色之輕重浮沉。則據各運而順四時五行以定之。是為節目之要也。至于兩形相兼。則分其生克制化而用之。兩形相爭。則分其秩序侵犯而減之。又如三形相兼。三形相爭。則又從多數少數。相犯相混而推論之。其中又有相似而實非。又有明是而暗反。則當查其清濁真偽。內外輕重。虛實反易。藏露混含之十六項。自有一定之標準。以判斷其富貴貧賤。吉凶禍福。壽夭勞逸。賢愚死生。自無狐疑之錯誤也。古人恐後人認定不確實。則有本瘦。金方水圓。土濁。火露之法。又恐水土相混。則有圓厚而清者為水體。敦厚而濁者為土體。又恐火土相混。則有局深而靜名為土體。局露而銳者為火體。惟金形一項。則有厚金薄金之分。乃有腮方特角而堅實。聲音剛亮而神聚之說。可謂完備之至也。蓋五形者。原料也。五官五岳者。良工也。有良工而無原科。只可以物代之。而不實用也。有原料而無良工。雖能成器。而不美觀也。有原料又有良工。則趨時而盡善也。其喻如是。業風鑒者。當求其根本之質。勿以區區五形。而忽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