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之劑第十 疝氣方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昂 書名︰醫方集解

    (丹溪)治疝氣疼痛。

    吳茱萸枳殼梔子唐球子(與山楂,俱炒用)荔枝核()。等分,為末。空心,長流此足厥陰藥也。吳茱入厥陰氣分,溫肝逐寒;山梔瀉三焦火熱,由膀胱出;枳殼行氣而破癥;山楂散瘀而磨積;荔枝雙結,形類睪丸,能入肝腎闢寒散滯,故假之以為引也(丹溪曰:疝氣《素問》而下,皆以為寒,世有寒而無疝者,必有說以通之可也。因思此病始于濕熱在經,郁遏既久,又感外寒,濕熱被郁而作痛,只作寒論,恐有未盡。古方以烏頭、梔子等分作湯,其效亦速,後因此方隨證加減,無有不應,須分濕熱多少而治之。又有挾虛而發者,當以參、術為君,而佐以疏導,其脈沉緊而豁大者是也。按:疏導藥即桃仁、山楂、枳實、黑梔、川楝、吳茱、延胡、丁香、木香之類,山梔、附子酒煎加鹽服,是梔附湯。丹溪曰:烏頭


如果你對醫方集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方集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