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二•肝髒部 癇 陰陽二癇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陽癇初作時,病先身熱螈 ,驚啼叫啖而後發,脈浮者為陽癇,乃急驚也,內在六腑,外在皮膚,為易治。若病先身冷,不驚 ,不啼呼,而作脈沉者為陰癇,乃慢驚也,此病內在五髒,外在骨髓,劇者難治。﹝曾﹞陽癇者,因感驚風三次發搐,不與去風下痰則再發,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發驚搐,必經三度,故曰三次,所謂驚風三發便為癇,即此義也。其病,主身熱自汗,兩目上視,嚼沫切牙,手足制搦,面色紅紫,六脈浮數,以百解散加五和湯、水煎疏解,次下痰,用水晶丹或半夏丸。陰癇者,因慢驚後去痰不盡,痰入心包而得,四肢逆冷,吐舌搖頭,口嚼白沫,牙關緊閉,但不甚驚搐作啼,面色或白或青,脈息沉微,故《嬰孩寶書》雲,睡中吐舌更搖頭。正此之謂,治以固真湯加曰生湯同煎,調寬氣飲和解。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