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惠》夫赤丹者,由風毒之重,故使赤也,初發胗起,大如連錢,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色如雞冠,故亦謂之茱萸丹也。
治小兒赤丹毒腫。升麻膏川升麻 白蘞 漏蘆 川芒硝(各一兩) 黃芩 枳殼 連翹 蛇餃草(各一兩半) 梔子仁蒴 (各二兩)上銼細。以豬脂一斤半,慢火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瓷盒收。旋取涂之。
治小兒面身卒得赤丹,或癢或腫,不速療之,即殺人,宜用此方。
羚羊角屑(八兩)上,以水五升,煎一升,絹濾。入煉了豬脂五兩和涂。
張渙升麻膏 治赤丹初發,肉如火,色如雞冠,又名茱萸丹。
川升麻 白蘞 漏蘆 芒硝(各一分) 連翹 梔子仁(各半兩)上細銼。以豬脂半斤,慢火同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涂。
《千金》雲:凡小兒丹初從背起,遍身如細 ,一宿成瘡,名茱萸丹。赤小豆為粉、粉之,如未成瘡,以雞子白調敷之。
治小兒赤丹。
醋和蕎麥面涂之。唾調胡粉,從外向內涂之。豬脂和鍛鐵屎敷之。雞白調黃米粉涂。赤足蜈蚣為末,入硫黃研勻,水調,翎掃,頭焦即止。天茄兒葉,俗名老鴉眼楮,取葉和醋擂,敷。以蓼子鹽湯洗了, 蓼涂之。
《千金》治小兒火丹,色如朱,皮中走。
醋研豉成膏,敷。鯉魚血頻頻涂。研粟米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