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四•心髒部二 痘瘡上 見形證治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聞人氏雲:傷寒熱邪在表,里未能作汗,或當汗不汗,熱郁于肌膚,故發 瘡,色白或赤如火丹,頭作漿白膿者輕,根下紫色隱隱在肌肉者重,甚者五內七竅皆有之,其形亦如痘,小兒肌肉嫩薄,尤多此證,非正瘡痘也。又雲:六腑屬陽,有熱則易出,是以作膚瘡,一出即遍滿肌皮之上,如痱瘡細 子,見而便沒,其所受氣淺故也。五髒屬陰,有熱則難出,其為瘡痘,在肌肉血脈之間,必先發紅 ,而後如豆,故名瘡痘,其所受氣深故也。大抵暴熱而便出者必膚疹,久熱而難出者必是正瘡痘,膚疹非正瘡痘也。

    愚按:痘瘡初出,五髒不同,肝水 、其色微青而小。肺膿 ,其色微白而大。心為 ,色赤而小。脾為疹,色赤黃而淺。及五七日之後,不問其初出自何藏,悉成血 ,血 成膿 ,正如豆樣,膿 之後,結痂 則愈,此方是正瘡痘也。或人疑之曰,肺既為膿 ,而血 之後,又成膿 者何耶?蓋膿 之出于肺者,言其初時淡淡如膿,其色白而非黃,俗稱白痘者是也。若血 之後所結膿 ,則是其瘡已熟,譬如果之成實,飽足充滿,包裹黃膿,其色黃而非白也。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