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肺髒部•腎髒部 鼻 鼻塞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演山﹞凡產牙兒,三朝、五日、六晨、一臘,忽然鼻塞,吻乳不能,開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時,不知持上兒子,鼻中出息,吹著兒囟,或以水浴洗,用水溫冷,不避風邪,所以致兒鼻塞。宜與通關膏敷之,消風散服之。或有驚悸作熱,杜薄荷散與服。通關膏用白僵蠶、豬牙皂角、荊芥、香附子、川芎、細辛等分為末,蔥白同研,敷囟至妙。

    \x消風散\x 治胎熱胎寒,兼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疼,目眩旋暈,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癢瘡癮疹,小兒虛風。

    茯苓 川芎 羌活 荊芥穗 防風(去蘆) 藿香 僵蠶(炒) 蟬蛻(去嘴爪) 甘草(炙) 濃樸(制) 陳皮(去白。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五分,茶清調下,薄荷湯亦可。急慢驚風,乳香、荊芥湯調下。

    或加雄黃,名雄風散。

    \x薄荷湯\x 治鼻塞不通及夾驚傷寒,極熱變蒸。

    薄荷葉(五錢) 羌活 全蠍 麻黃(去節) 甘草 僵蠶(炒。各一錢) 天竺黃 白附子(各二錢半,煨)上為末。薄荷湯調下。熱極生風加竹瀝少許。一方,有柴胡、台芎、桔梗、茯苓,無全蠍、僵蠶、天竺、白附。

    ﹝張渙﹞\x辛夷膏\x

    辛夷葉(一兩,洗焙干) 細辛 木通 香白芷 木香(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研)上件,用羊髓、豬脂各二兩,同諸藥相和,于石器中慢火熬成膏赤黃色,放冷,入龍腦、麝香各一錢,拌勻,每用少許涂鼻中。若乳下嬰兒,奶母吹著兒囟鼻塞者,只涂囟上。

    《張雞峰方》治囟開不合,鼻塞不通。

    上,以天南星大者一枚,微炮為末。以淡醋調涂緋帛上,以貼囟上。炙熱手,頻熨之。

    莊氏治小兒鼻塞方上,以槐葉為末,用乳母唾調,濃涂囟上。

    ﹝吉氏﹞\x蔥涎膏\x 治兒生三五日,鼻塞氣急,飲乳之時啼叫不止。

    蔥葉 豬牙皂角(為末,去皮。各七條)上,爛研,同皂角末成膏。貼囟門上,瘥。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