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肺髒部•腎髒部 耳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張渙﹞小兒耳中諸病,由風入于腦,停積于手太陽之脈,則令耳聾。風與濕相搏,則兩耳生瘡。又,兒稍大,見月初生,以手指之,則耳下生瘡者,名月蝕瘡。

    又,乳母與兒洗浴,誤令水入耳中,水濕停積,搏于血氣,蘊結成膿,謂之 耳。

    ﹝薛﹞耳者,心腎之竅,肝膽之經也,心腎主內癥精血不足,肝膽主外證風熱有余,或聾聵,或虛鳴者,稟賦虛也,或脹痛,或膿癢者,邪氣客也,稟賦不足宜用六味地黃丸(腎)。肝經風熱宜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血燥用梔子清肝散(發熱)未應,佐以六味丸,間服九味蘆薈丸(疳)。若因腎肝疳熱,朝用六味丸,夕用蘆薈丸。若因食積內熱,用四味肥兒丸(疳)。若因乳母膏粱積熱而致者,宜加味清胃散(齒痛)。脾經郁結而致者,加味歸脾湯(驚悸)。肝經怒火而致者,加味逍遙散(虛熱),皆令乳母服之,兼與其兒少許。

    不可專于治外,不惟閉塞耳竅,抑亦變生他證,延留日久,遂成終身之聵矣,慎之。

    《寶鑒》歌雲:太陽入耳損听聰,氣滯時多耳必聾,鳴是風並氣相系,痛應腦戶有邪風,腎熱郁蒸 耳患,日深疼痛出稠膿,不有稠膿非此患,只因滴水入其中。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