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諸般疥癩瘡。
馬 鈴子(一兩半,生,為末) 白礬(二錢半) 硫黃(三錢,二味別研)上以清油勻調,涂手上搓熱,呵之,以鼻嗅翕其氣,其瘡自安。
治惡瘡腫如梅李、小豆者。用:吳茱萸(一兩) 小蒜(二兩)上研合,敷之日三換,以好為度。
治多年瘡口不干:冬瓜葉,焙,研末貼,累效。
治奶癰。
蛇蛻(一錢,燒灰) 甘草(半兩,炙為末)溫酒調下。如已破,用前藥以生油涂。
一方:皂角燒灰,蚌粉,二味和勻,酒調服,仍用手揉散之。
一方:收五月五日粽箬燒灰,調酒服即散,累有效。
又方:馬鞭草,酒擂,炒如椎,碎,姜一塊,帶熱服一二碗,就以滓 患處。
治水衡瘡,梔子一個去 ,入白礬一塊,于內火中燒之,連殼礬為末,涂瘡上,仍先用水洗淨摻藥。
治疳瘡,爐甘石火 ,醋淬為末,油調搽,加香茶孩兒泥尤妙。
一方:生銀杏捶碎搽。(亦可治陰虱。)
一方:黃柏、雞子清,和炒三五次,為末,清油調搽,濕則干摻。
又方:橄欖一個,全用,燒灰,油調搽。
治一切頭上瘡,熟煮雞子黃,炒令油出,以油將輕粉和勻敷之。
一方:平胃散一帖,入輕粉,清油調敷之。
治口瘡,甘草、白礬等分為末,噙化。又研吳茱萸,醋調涂腳心。
又方:五倍子為末摻之。
又方:治三焦有熱,口舌生瘡,疼痛不可忍者用。
上以樸硝、五味子、滑石、黃柏蜜炙、白礬枯、黃丹炒、寒水石 、玄胡索等分為末,摻瘡上,良久立愈。
治諸腫毒癰疽,已潰令愈,未潰令消。用:上用草烏一味為細末,井花水調涂。腫處留瘡頭勿涂,破者不可涂瘡口,或加芙蓉葉尤妙。
治腎風陰囊癢,手又白。上用豬尿胞,火炙令熟,空心吃,鹽酒咽。又用糯草,將皂角在草內燒煙燻之,十余遍即愈。吃藥可服清心蓮子飲。
治纏蛇丹,灶心土干研,清油調涂。
一方:糯米粉和鹽同嚼,唾患處。
一方:上繡鐵丁,磨水搽。
又方:馬蘭丹草擂,醋搽之即痊。
蛇頭指痛不可忍,臭不可聞。上用蜈蚣一條,焙干為末,豬膽汁調搽。
又方:黑豆生用為末,卻將黃梔子殼一個,納豆末于內,籠縛在指頭上即安。
戀眉瘡,豬腿筒骨五根或七根,生打開取髓,入銅銚熔卻旋旋隨多少入白膠香末,攪勻成治咽喉,用川升麻一兩重,煎水一碗,口含一時許,卻吞下,三服愈。
又方:用白礬枯訖,置地上,少時出火毒,以口噙化妙。
治纏喉風,肥皂角一條,去子、細銼,用清水一大盞浸、研,絞取濃汁,入生麻一呷箸,攪勻頓服,以鵝毛頻攪咽中,吐涎為度,然後用解散風毒藥治之。
又方:白藥磨醋,噙,吐出毒涎妙。
治重舌,白礬生,谷丹飛過,五倍子為末,用蜜調涂舌上,少頃用水嗽之,再涂,以安為度。
又方:蒲黃少許,搽舌上即消。
治舌腫硬閉塞悶亂,百草霜、食鹽等分,井花水調涂舌上愈。
又治喉閉重舌,樸硝、白礬為末,摻入口中。又用好醋磨膽礬,噙,吐涎妙。
治反胃:反胃之疾,十有九死,非藥不效良,因輒強以食,或飲以羹湯,是速其吐。今得其炒香干啖之,一點湯水亦不與,三日後竟不復吐,飲食如初。治方用:上以甘蔗搗汁七升,生姜搗汁一升,打和,分作三服。
一方:棗子一個去核,裹全斑蝥一個,用文武火煨畢,去蝥用棗,空心服之,白湯送下。又取驢溺汁,每日服一盞妙。
治反胃九仙餅人參(二錢) 南木香(不見火,二錢) 甘草(一錢) 南星(姜汁洗七次,二錢重) 半夏(過,一兩) 濃樸(姜汁浸,炒干,五錢重)上九味,各根據等分制過為細末,候夜間晴時露過,以人參濃樸煎湯糊作餅子,小平錢大,慢嚼治反胃久藥不效,及小兒吐不止者。上用好硫黃半兩細研,入水銀二錢半同研無星。每服三錢,
治消渴神效散
白芍藥 甘草(炙)上等分為粗散,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不拘時,日三服,疾止則已。
治消渴神效丸
密陀僧(二兩) 黃連(去須,一兩)上為細末,蒸餅糊為丸,梧桐子大,濃煎繭皮,鹽湯或酒或茄根湯吞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渴止勿服。
昔旅店有客患此病,夜求水不得,酌釜中湯飲之而愈,旦往視之,乃繰繭湯也。
又方:用雄牛穿鼻木燒灰存性,為末,酒調服,或銼碎煎湯服之,數服見效。
治小便不通,烏 木皮煎湯,調下五苓散立通。如無藥處,只以 皮煎湯亦可。
又方:荊芥九錢,大黃一錢,煎服妙。
治大便不通及老人風虛秘結。上用陳皂角燒灰存性,以碗蓋在地下一宿,空心酒下立通,或以蘿茯子擂,冷水下即通。
又方:大黃九錢重,荊芥一錢重,空心水煎服即效。
又治大小便不通經三五日者,用不蛀皂角燒灰,以米湯調下五錢即效。
治小便出血,以車前子根葉,多取淨洗,取汁頻服,可通五淋。
治沙石淋,痛不可忍。上九肋鱉甲一個,炙酥令脆,研為末,酒調服一匙,以效為度。
又方:土牛膝淨洗一握,水五盞煮至一盞,以滓以麝香、乳香少許,研細調服。
又方:黑豆一百二十粒,粉草豆寸銼,新水煎,乘熱入滑石末一錢,空心服。
上用平胃散,每服五錢重,加龍骨一錢同煎,空心服之,數服見效。
又方:白梅燒灰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酒糊丸桐子大,熟水吞下五十丸。
治白濁、小便濁頻甚者。上用陳冬瓜仁炒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五錢許,多服見效。
又方:白茯苓四兩,豬苓一兩,水一碗,煮至半,去豬苓,用茯苓,焙干為末,熔蠟,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早晨細嚼,用燈心、棗子、麥門冬煎湯送下。或服萆 厘清飲。
治久患脾泄,生姜四兩,黃連一兩,二味銼碎,一同慢火炒令姜干脆,深赤色,去姜用黃連,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茶清調下,或服前黃蠟丸亦效。(見癰疽方。)
治水腫,黑豆煮去皮,焙干為末,米飲調服,每服二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