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手太陽小腸經歌

類別︰子部 作者︰明•夏英 書名︰靈樞經脈翼

    手太陽小腸之經手走頭而頭走腹是經多血少氣起于少澤止于听宮計十九穴左右共三十八穴小腸長三丈二尺左回疊積十六曲胃之下口小腸之上口也在臍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復下一寸為水分穴則小腸下口也至是而泌別清濁水腋入膀胱滓穢入大腸雲手太陽經絡小腸起于少澤小指旁前谷後溪循腕骨腕中陽谷陷中藏養老東骨上空罅靈樞第十篇雲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滑氏曰臂骨盡處為腕腕下兌骨為踝本經起小指端少澤穴由是循手外側之前谷後溪上腕出踝中歷腕骨陽谷養老穴也

    少澤 在手表小指外側端去爪甲一分陷中

    前谷 在手表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後溪 在手表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起肉之下

    腕骨 在手表外側腋前起骨下陷中

    陽谷 在手表外側腕中兌骨下陷中○兌骨腕下骨也

    養老 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後一寸陷中

    支正少陰來小海 俞陽明手少陽膊部肩貞居骨解 俞天宗與秉風曲垣肩外其肩中上行循臂大推穴手足三陽督脈同靈樞第十篇雲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滑氏出肘內側起至循 外後廉止無此十四字今錄于此以備參考○胛一名膊○滑氏曰脊兩旁為膂膂上兩角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為肩胛自養老穴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出肘內側兩骨之間歷小海穴上循 外後廉行手陽明少陽之外上肩循肩貞 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諸穴乃上會大椎因左右相交于兩肩之上○大椎見督脈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支正 在腕後五寸別足少陰

    小海 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頭取之

    肩貞 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 後陷中

    俞 在挾肩 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手足太陽陽維蹺脈之會天 見手少陽經

    天宗 在秉風後大骨下陷中

    秉風 在天 外肩上小 後舉臂有空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天 見手少陽經

    曲垣 在肩中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

    肩外俞 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

    肩中俞 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中

    就向肩前缺盆陷下腋絡心羶中滿循咽透膈抵胃中竟屬小腸來下脕靈樞第十篇雲人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滑氏曰自交肩上入缺盆循肩向腋下行當羶中之分絡心循胃系下膈過上脕中脕抵胃下行任脈之外當臍上二寸之分屬小腸○羶中上脕中脕並見任脈會穴也其支別自缺盆升循頸天窗旁頸筋穴歷天容循頰面顴 兌督听宮停靈樞第十篇雲其支者別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 卻入耳中○滑氏曰目外角為銳 支者別從缺盆循頸之天窗天容上頰抵顴 上至目銳 過瞳子 卻入耳中循听宮而終也○瞳子 見足少陽經

    天窗 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扶突見任

    天容 在耳下曲頰後

    顴 在面鳩骨下廉銳骨端陷中手少陽之會

    听宮 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足少陽之會

    別支循頰過 鼻循至楮明來 內手足三陽五脈攢交足太陽膀胱位靈樞第十篇雲其支者別頰上 抵鼻至目內 斜絡于顴滑氏無斜絡于顴四字○滑氏曰目下為目大角為目內 其支者別循頰上 抵鼻至目內 楮明穴以交于足太陽也○楮明見足太陽經

    \x總歌曰\x

    少澤因知手太陽上循盆內下連腸其支自頸斜交頰俠鼻還來目旁愚按手太陽小腸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則而上終于耳中听宮穴其支者自听宮別行頰上抵鼻至目內 長五尺交于足太陽故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 楮明穴始也

    \x穴歌曰\x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後溪偶腕骨陽谷可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走 俞天宗及秉風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天容上顴 卻入耳中循听宮

    \x是動所生歌曰\x

    此經少氣還多血是動則病痛咽嗌頷下腫兮不可顧肩如拔兮 似折所生病主肩 痛耳聾目黃腫腮頰肘臂之外後廉痛部外猶當細分則靈樞第十篇雲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 似折是主腋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以顧滑氏作回顧寸口也

    \x音釋\x

    罅(音 ) 膊(音搏肩膊) 羶(音誕與昶同) (音拙廣) (靜計反)


如果你對靈樞經脈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靈樞經脈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