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類別︰史部 作者︰(漢)司馬遷 書名︰史記

    趙季 譯注

    【說明】

    《齊太公世家》記載了姜姓齊國自西周初太公建國起,至公元前379年齊康公身死國滅,總計近千年的歷史。

    姜姓齊國,是春秋時代我國中原的一個重要諸侯國。在地理上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自泰山屬之瑯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自開國以來又十分注重發展經濟,太公時期就“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管仲相齊後,又“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為齊國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政治文化上,既不象魯國一樣死死拘束于徹底的宗法制,又不象秦、楚早期那樣“以夷狄自置”。而是順應“其民闊達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條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權制的結合,“因其俗,簡其禮”,為政簡而不苛,平易近民。所以到齊桓公時,齊國終成為大國爭霸斗爭中的第一個霸主,一個名符其實的泱泱大國。

    自桓公去世,齊國漸趨衰落。一方面由于姜姓公室舊貴族日益腐敗,另一方面由于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日益激烈,尤其經過崔杼、慶封之亂,大傷元氣,終于被新興的貴族集團田氏所替代。

    本篇在藝術上的第一個特點是取材有法、詳略得當。司馬遷抓住最能代表齊國歷史發展線索的幾個時期,清晰地反映了它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前半葉主要介紹了太公時期和桓公時期,中後葉則主要記敘了崔慶之亂與田氏代齊的詳盡過程。這幾部分作者運用濃墨重彩,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斑爛多姿的歷史畫面。其余部分則僅僅記其大概,明其脈絡,避免沖淡重點部分的思想意義,真正作到了“略小取大,舉重明輕”。

    本篇的第二個藝術特點是塑造了生動復雜立體的人物形象。作者從生活中的歷史現實出發,把握歷史人物的復雜心理,加以真實再現,使人感到可親可信。例如對于齊桓公,作者一方面極力寫其機智果斷,從諫如流,重義守信的明君風度,但也寫了他晚年驕傲固執,好大喜功的思想變化。既寫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宏偉業績,也寫他好內多寵,以致死後蟲出于戶的性格弱點,給人留下深深的歷史回味。即是反面人物崔杼,作者也寫了他兩次不殺晏嬰的微妙心理,表現出人物的復雜個性。

    【譯文】

    太公望呂尚,是東海邊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

    呂尚曾經窮困,年老時,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佔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西伯于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與太公談論後西伯大喜,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呂尚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

    有人說,太公博學多聞,曾為商紂做事。商紂無道,太公就離開了。四處游說列國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終西行歸依周西伯。有人說,呂尚乃一處士,隱居海濱。周西伯被囚禁在(y u,有)里時,西伯之臣散宜生、閎(h ng,宏)夭久聞呂尚之名而召請他。呂尚也認為“听說西伯賢德,又一貫尊重關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為了營救西伯,尋找美女奇寶,獻給紂王,以贖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釋,返回周國。雖然呂尚歸周的傳說各異,但大旨都認為他是文王武王之師。

    周西伯昌從里脫身歸國後,暗中和呂尚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所以後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秘權術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為正清平,尤其在明斷虞、芮(ru ,瑞)二國的國土爭訟後,被詩人稱道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模建設豐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繼續完成文王的大業,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被尊稱為“師尚父”的呂尚左手拄持黃鉞(yu ,月),右手握秉白旄誓師,說︰“蒼兕(s ,似)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只,遲者斬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武王說︰“還不行。”班師而還,與太公同寫了《太誓》。

    又過二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將征伐商紂,佔卜一卦,龜兆顯示不吉利,風雨突至。群臣恐懼,只有太公強勸武王進軍,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師,進伐商紂。商紂軍隊徹底崩潰。商紂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殺。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壇之上,群臣手捧明水,衛康叔封鋪好彩席,師尚父牽來祭祀之牲,史佚(y ,義)按照策書祈禱,向神稟告討伐罪惡商紂之事。散發商紂積聚在鹿台的錢幣,發放商紂屯積在鉅橋的糧食,用以賑濟貧民。培築加高比干之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權力的九鼎遷往周國,修治周朝政務,與天下之人共同開始創造新時代。上述諸事多半是采用師尚父的謀議。

    此時武王已平定商紂,成為天下之王,就把齊國營丘封賞給師尚父。師尚父東去自己的封國,邊行邊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說他︰“我听說時機難得而易失。這位客人睡得這樣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國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連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達齊國。正遇萊侯帶兵來攻,想與太公爭奪營丘。營丘毗鄰萊國。萊人是夷族,趁商紂之亂而周朝剛剛安定,無力平定遠方,因此和太公爭奪國土。

    太公到齊國後,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時,管蔡叛亂,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sh o,紹)康公命令太公說︰“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討伐。”齊因此可以征討各國,形成大國、定都營丘。

    太公死時一百余歲,其子丁公呂常 戧  埃┘濤弧6」 潰 渥右夜 眉濤弧R夜 潰 渥庸錒 饒訃濤弧9錒 潰 渥影L 懷郊濤弧br />
    哀公時,紀侯向周王誣陷哀公,周王用大鼎煮死哀公,而立其弟靜為齊君,就是胡公。胡公遷都于薄姑,此時正當周夷王在位。

    哀公同母少弟山怨恨胡公,就與自己黨徒帶領營丘人襲擊殺死胡公自立為齊君,就是獻公。獻公元年,全部驅逐胡公諸子,借機把首都從薄姑遷到臨淄。

    九年,獻公死,其子武公壽繼位。武公九年,周厲王逃亡,住在彘(zh ,志)邑。十年(前841),周王室大亂,大臣們主持國政,號稱“共和”。二十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二十六年(前825),武公死,其子厲公無忌繼位。厲公殘暴肆虐,所以胡公之子又返回齊國,齊人想立胡公之子為君,就一同攻殺厲公。胡公之子也戰死。齊人于是立厲公之子赤為齊君,就是文公,斬掉七十多個攻殺厲公的人。

    文公十二年(前804)死,其子成公脫繼位。成公九年(前795)死,其子莊公購繼位。

    莊公二十四年(前771),犬戎殺死幽王,周王室東遷都到洛邑。秦國開始列位于諸侯。五十六年(前739),晉人殺死他們國君晉昭侯。

    六十四年(前731),莊公死,其子(x ,西)公祿甫繼位。

    公九年(前722),魯隱公即位。十九年(前712),魯桓公殺其兄隱公而自立為魯君。

    二十五年(前706),北戎攻伐齊國。鄭國派太子忽來援救齊國,齊侯想把女兒嫁給他。忽說︰“鄭國小齊國大,我配不上。”就謝絕了。

    三十二年(前699),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名叫公孫無知,公寵愛他,給他的級別車服生活待遇和太子一樣。

    三十三年(前698),公死,太子諸兒立,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前697),襄公原來還是太子時,曾與無知爭斗,即位以後,降低無知的俸祿車馬服飾的等級,無知心中怨恨。

    四年(前694),魯桓公和夫人來到齊國。齊襄公過去曾與魯夫人私通。魯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齊公時嫁給魯桓公做夫人,此次與魯桓公來齊國又與襄公通奸。魯桓公發現此事,怒責夫人,夫人告訴了齊襄公。齊襄公宴請魯桓公,把桓公灌醉,派大力士彭生把魯桓公抱上車,接著折斷桓公的肋骨殺死桓公,桓公被抬出車時已死掉了。魯國人為此責備齊國,齊襄公殺死彭生以向魯國謝罪贖過。

    八年(前690),齊國征伐紀國,紀國被迫遷都。

    十二年(前686),當初,襄公派連稱、管至父駐守葵丘,約定七月瓜熟時前去,第二年瓜熟時派人去替換他們。他們前去駐守一年,瓜熟時期已過襄公仍不派人去替換。有人為他們要求派人,襄公不答應。所以二人生氣,通過公孫無知策劃叛亂。連稱有一堂妹在襄公宮內,不被寵幸,就讓她偵伺襄公,對她說︰“事成以後讓你給無知當夫人。”冬十二月,襄公到姑棼(f n,焚)游玩,又到沛丘打獵。見一大豬,侍從說“是彭生”,襄公大怒,用箭射去,大豬如人站立而叫。襄公害怕,從車上摔下傷了腳,鞋子也掉了。回去後把管鞋的名叫“(f ,拂)”的人鞭打三百下。出宮。無知、連稱、管至父等人聞知襄公受傷,就帶領徒眾來攻襲襄公宮。正遇管鞋的,說︰“先不要進去以免驚動宮中,驚動宮中後就不易再攻進去了。”無知不信此言,讓他驗看自己的傷痕,才被相信。他們等在宮外,讓先進去探听。先入後,馬上把襄公藏在屋門後。過了好久,無知等害怕,就進宮去。反而和宮中之人以及襄公的親信之臣反攻無知等人,未能得勝,全被殺死。無知進宮,找不到襄公。有人見屋門下露著人腳,開門一看,門後正是襄公,就殺死襄公,無知自立為齊君。

    桓公元年(前685)春,齊君無知到雍林游玩。雍林有人曾怨恨無知,等到無知去游玩時,雍林人偷襲殺死無知,向齊國大夫宣告說︰“無知殺死襄公自立為君,我已將他處死。請大夫們改立其他公子中該即位的,我唯命是听。”

    當初,襄公將魯桓公灌醉殺死,與魯夫人通奸,還屢屢殺罰不當,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諸弟害怕禍患牽連,因此次弟糾逃亡魯國,他母親是魯國之女。管仲、召忽輔佐他。次弟小白逃亡莒國,鮑叔輔佐他。小白母親是衛國之女,很得齊公寵幸。小白從小與大夫高藎   鰨┘緩謾S毫秩松彼牢拗 螅 桃榱  攏 呤稀 杴老勸抵寫榆旃倩匭“住B徹胖 拗 閹潰 才殺ズ凸 泳婪燈耄  苤倭澩佣餱柢旃 潰 苤偕渲行“滓麓場P“準僮八懶耍 苤倥扇朔殺 徹B徹ズ凸 泳賴牟慷鈾俁染頭怕耍 觳胖療牘 “滓嚴熱肫牘  え湮﹥ 褪腔腹 br />
    桓公當時被射中衣帶勾之後,裝死以迷惑管仲,然後藏在溫車中飛速行進,也因為有高氏國氏二大家族為內應,所以能夠先入齊國即位,派兵抵御魯軍。秋天,齊兵與魯兵在乾時作戰,魯兵敗逃,齊兵又切斷魯兵的退路。齊國寫信給魯國說︰“子糾是我兄弟,不忍親手殺他,請魯國將他殺死。召忽、管仲是我仇敵,我要求活著交給我,讓我把他們剁成肉醬才甘心。不然,齊兵要圍攻魯國。”魯人害怕,就在笙瀆殺死子糾。召忽自殺而死,管仲要求囚禁。桓公即位時,派兵攻魯,本欲殺死管仲。鮑叔牙說︰“我有幸跟從您,您終于成為國君。您的尊貴地位,我已無法再幫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齊國,有高鶯臀乙簿凸渙恕D綣氤刪桶醞踔 擔 揮泄芤奈岵恍小R奈崴又  涔厙浚 荒蓯 и飧鋈瞬擰!庇謔腔腹 喲搜浴>圖僮罷倩毓苤僖員 鷓└蓿 導適竅肴嗡 9苤儺睦錈靼祝 砸 蠓燈搿1 逖烙 庸苤  壞狡牘襯詰奶黴肪透苤儷ы滂簦 盟 溷逶《腹 ;腹 鴕院窶袢喂苤儻 蠓潁  終瘛br />
    桓公得到管仲後,與鮑叔、隰(x ,席)朋、高莨餐 拗紋牘攏 櫓 鬮寮伊  疲  か桃盜魍  嬉笛我滌攀疲 靡願鈉睹瘢 崩湍苤 浚 牘巳嘶緞饋br />
    二年(前684),齊國伐滅郯(t n,譚)國,郯國國君逃亡莒國。當初,齊桓公逃亡國外時,曾經過郯國,郯國對桓公無禮,所以討伐它。

    五年(前681),征伐魯國,魯軍眼看失敗。魯莊公請求獻出遂邑來媾和,桓公允諾,與魯人在柯地盟會。將要盟誓之際,魯國的曹沫(hu ,惠)在祭壇上用匕首劫持齊桓公,說︰“歸還魯國被侵佔的土地!”桓公答應。然後曹沫扔掉匕首,回到面向北方的臣子之位。桓公後悔,想不歸還魯國被佔領土並殺死曹沫。管仲說︰“如果被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要求,然後又背棄諾言殺死人家,是滿足于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諸侯中卻失去了信義,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這樣做。”桓公于是就把曹沫三次戰敗所丟的全部領土歸還給魯國。諸侯聞知,都認為齊國守信而願意歸附。七年(前679),諸侯與齊恆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十四年(前672),陳厲公子陳完,號敬仲,逃亡來到齊國。齊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謙讓不肯;于是讓他做工正之官。這就是田成子田嘗的祖先。

    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侵伐燕國,燕向齊國告急。齊桓公派兵救燕,接著討伐山戎,到達孤竹後才班師。燕莊王又送桓公進入齊國境內。桓公說︰“除了天子,諸侯之間相送不出自己國境,我不能對燕無禮。”于是把燕君所至的齊國領土用溝分開送給燕國,讓燕君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進貢,就象周成王、康王時代一樣。諸侯聞知後,都服從齊國。

    二十七年(前659),魯。 愨 睿 桑└  附邪P  瞧牖腹 拿妹謾0P  徹 憂旄桿酵  旄干彼」  P 肓ぉ旄肝  橙爍牧え疳公。桓公把哀姜召回齊國,殺了哀姜。

    二十八年(前658),衛文公被狄人侵伐,向齊國告急。齊國率領諸侯在楚丘築成城池,安置衛君在那里。

    二十九年(前657),恆公與夫人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搖晃船只顛簸桓公。桓公害怕,命她停止,她仍不停,下船之後,桓公惱怒,把蔡姬送回娘家,但又不斷絕婚姻關系。蔡侯也十分生氣,就又把蔡姬另嫁給別人。桓公听說後更加生氣,興兵伐蔡。

    三十年(前656)春,齊桓公率領諸侯討伐蔡國,蔡國大敗。接著伐楚。楚成王興兵來問︰“為什麼進入我的國土?”管仲回答說︰“過去召康公命令我國先君太公︰‘五等諸侯,各地守官,你有權征伐,以輔佐周室。’賜給我先君有權征伐的疆界,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國應該進貢的包茅沒有進獻,天子祭祀用品不全,因此來督責。昭王南征不歸死在南方,因此前來問罪。”楚王說︰“貢品沒有進獻,確實如此,是我之罪過,今後不敢不奉上。至于昭王一去不歸,並未在我楚國領土,請您到漢水邊上去問罪。”齊軍進扎于陘地。夏,楚王命屈完領兵抗齊,齊軍退駐召陵。桓公向屈完炫耀兵多將廣。屈完說︰“您合于正義才能勝利;如果不然,楚國就以方城山為城牆,以長江、漢江為護城河,您怎麼能推進呢?”齊桓公就與屈完訂立協約而回。途徑陳國,陳國大夫袁濤T欺騙桓公,讓齊軍走東線難行之路,被齊國發覺。秋天,齊國討伐陳國。這一年,晉國君殺死其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與諸侯在葵丘盟會。周襄王派宰孔賞賜給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福肉、丹彩裝飾的弓箭、天子乘用的車乘,而且特許桓公不要下拜謝恩。桓公本想答應,管仲說︰“不可”。桓公于是下拜接受賞物。秋天,再次與諸侯在葵丘盟會,齊桓公愈發面有驕傲之色。周王派宰孔參加盟會。諸侯見桓公如此也使有些人離心。晉君病重,上路遲了,正逢宰孔。宰孔說︰“齊桓公驕傲了,盡管不去也沒什麼關系。”晉君听從此言未去盟會。此年,晉獻公死,里克殺死獻公少子奚齊和卓子,秦穆公因為自己夫人是晉公子夷吾的姐姐,所以武力護送夷吾返晉為君。桓公也討伐晉國內之亂,到達高梁地方,派隰朋立起夷吾為晉國君,然後撤軍。

    此時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齊、楚、晉四國強盛。晉國剛剛參加盟會,晉獻公便死去,國內大亂。秦穆公處地偏遠,不參加中原諸侯的會盟。楚成王剛剛將荊蠻之地佔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齊國能夠召集中原諸侯盟會,齊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國諸侯無不賓服而來會。因此桓公宣稱︰“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國;西征大夏,遠涉流沙;包纏馬蹄,掛牢戰車登上太行險道,直達卑耳山而還。諸侯無人違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車盟會三次,乘車盟會六次,九次會合諸侯,匡正天下于一統。過去三代開國天子,與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泰山,禪祭梁父。”管仲力諫,桓公不听;管仲于是介紹封禪之禮要等遠方各種奇珍異物具備才能舉行,桓公才作罷。

    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之弟帶與戎人、翟(d ,狄)人合謀侵周,齊國派管仲到周去為雙方講和。周天子想用上卿之禮接待管仲,管仲叩頭而拜說︰“我是陪臣,怎麼敢受此禮遇!”謙讓再三,才接受以下卿之禮拜見天子。三十九年(前647),周襄王之弟王子帶逃亡到齊國。齊國派仲孫請求周襄王,替帶謝罪。周襄王很生氣,不答應。

    四十一年(前645),秦穆公俘獲晉惠公,又釋放他歸國。此年,管仲、隰朋都去世。管仲病重之後,齊桓公問他︰“你死後群臣之中誰可做相國?”管仲說︰“知臣莫如君。”桓公說︰“易牙這人怎麼樣?”回答說︰“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問︰“開方這人怎麼樣?”回答說︰“他拋棄雙親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桓公說︰“豎刀(di o,貂)這人怎麼樣?”回答說︰“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親信。”管仲死後,桓公不听管仲之言,還是親近任用這三人,三人專權。

    四十二年(前644),戎人伐周,周向齊國告急,齊國命各諸侯分別派兵戍衛周王室。此年,晉公子重耳來齊國,齊桓公把本族之女嫁給重耳為妻。

    四十三年(前643)。當初,齊桓公有三位夫人︰名叫王姬、徐姬、蔡姬,都沒生兒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寵幸的妾,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個︰長(z ng,掌)衛姬,生的無詭;少衛姬,生的惠公元;鄭姬,生的孝公昭;葛嬴,生的孝公潘;密姬,生的懿公商人;宋華子,生的公子雍。齊桓公和管仲曾把孝公昭托付給宋襄公,立為太子。易牙受到桓公長衛姬的寵幸,又通過宦者豎刀

    送給桓公厚禮,所以也受到桓公寵幸,桓公答應易牙立無詭為太子。管仲死後,五位公子都要求立為太子。冬十月乙亥日,齊桓公死。易牙進宮,與豎刀借助宮內寵臣殺死諸大夫,立公子無詭為齊君。太子昭逃亡到宋國。

    桓公病時,五公子各自結黨要求立為太子。桓公死後,就互相攻戰,以致宮中無人,也沒人敢去把桓公裝尸入棺。桓公尸體丟在床上六十七天,尸體爬滿蛆蟲以至爬出門外。十二月乙亥日,無詭即位,才裝棺並向各國報喪。辛巳日夜,才穿衣入斂,停柩于堂。

    桓公有子十余人,總計前後五人曾登君位︰無詭即位三月死去,沒有謚(sh ,示)號;接著是孝公;接著是昭公;再接下去是懿公;最後是惠公。孝公元年(前642)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軍隊送齊太子昭歸國並伐齊。齊人害怕,殺死其君無詭。齊人將要立太子昭為齊君時,其余四公子的徒眾又攻打太子,太子逃到宋國,宋國與齊國四公子的軍隊作戰。五月,宋軍打敗四公子立太子昭為君,就是齊孝公。宋國因為曾受桓公與管仲之托照顧太子,所以前來征伐。因為戰亂,到八月才顧上埋葬齊桓公。

    六年(前637)春,齊國伐宋,因為宋國不參加在齊國的盟會。夏,宋襄公死。七年(前636),晉文公即位。

    十年(前633),孝公死,孝公之弟潘讓公子開方殺死孝公之子而立潘為君,就是昭公。昭公是桓公的兒子,其母名叫葛嬴。

    昭公元年(前632),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召集諸侯在踐土盟會,朝見周天子,天子讓晉做諸侯的霸主。六年(前627),狄人侵齊。晉文公死。秦兵在Д乇塴J 輳ㄇ21),秦穆公死。

    十九年(前614)五月,昭公死,其子舍立為齊君。舍之母不被昭公寵愛,齊國人都不怕他。昭公之弟商人因為桓公死後未能爭立為君,暗中結交賢士,撫恤存愛百姓,百姓擁戴。昭公死後,其子舍繼位,孤獨軟弱,商人就與眾人于十月在昭公墳前殺死其君舍,商人自立為君,就是懿公。懿公,是桓公之子,他的母親名叫密姬。

    懿公四年(前609)春,當初,懿公還是公子的時候,與丙戎的父親一同打獵,互相爭奪獵物,懿公未爭到,即位以後,懿公斬斷丙戎父親的腳,卻讓丙戎為自己駕車。庸職的妻子漂亮,懿公搶入宮中,卻讓庸職驂(c n,參)乘。五月,懿公在申池游玩,丙戎和庸職洗澡,互相開玩笑。庸職說丙戎是“砍腳人的兒子,丙戎說庸職是“被人奪妻的丈夫”。兩人都為這些話感到恥辱,共同怨恨懿公。兩個人謀劃與懿公共同到竹林中游玩,二人在車上把懿公殺死,把尸體拋在竹林中逃跑。

    懿公即位後,驕橫,人民不歸附。齊國人廢黜懿公子之子而從衛國迎接公子元回齊,立為國君,就是惠公。惠公,是桓公之子。他的母親是衛國之女,名叫少衛姬,因躲避齊國內亂,所以逃往衛國。

    惠公二年(前607),長翟來齊,王子城父攻殺長翟,把他埋在北門。晉國大夫趙穿殺死國君晉靈公。

    十年(前599),惠公死,其子頃公無野繼位。當初,崔杼曾得到惠公寵幸,等到惠公死後,高氏、國氏怕受他脅迫,把崔杼驅逐出國,崔杼逃到衛國。

    頃公元年(前598),楚莊王強盛起來,征伐陳國;二年(前597),圍攻鄭國,鄭伯投降,後又讓鄭伯復國。

    六年(前593)春,晉國派克出使齊國,齊頃公讓其母坐在帷幕中觀看。克上階,夫人笑話他。克說︰“此辱不報,誓不再渡黃河!”回國後,請求晉君伐齊,晉君不答應。齊國使者至晉,克在河內捉住齊國使者四人,全部殺死。八年(前591),晉國伐齊,齊國讓公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軍才離去。十年(前589)春,齊國征伐魯國、衛國。魯、衛二國大夫到晉國請兵,都是通過克。晉國派克率領戰車八百乘,做中軍之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救魯、衛,討伐齊國。六月壬申日,晉軍與齊軍在靡笄(j ,雞)山下交兵。癸西日,在鞍地排列成陣。逄(p ng,龐)丑父做齊頃公的車右武士。頃公說︰“沖上去,擊破晉軍後聚餐。”齊國射傷克,血流到腳。克想退回營壘,他戰車的馭手說︰“我從進入戰斗後,已兩次負傷,我不敢說疼痛,害怕使士卒恐懼,願您忍痛繼續戰斗。”克又投入戰斗。戰斗進行中,齊軍危急,逄丑父怕齊頃公被活捉,就互相交換了位置,頃公成為車右武士,戰車絆在樹上拋錨。晉國小將韓厥拜伏在齊頃公戰車之前,說︰“我們晉君派我來救援魯、衛。”這樣嘲笑頃公。丑父裝成頃公,讓裝成車右武士的頃公下車取水來喝,頃公借此得以逃脫,跑回齊軍陣中。晉國的克要殺丑父、丑父說︰“我替國君死而被殺,以後為人臣子的就不會有忠于君主的人了。”克就放了他,丑父于是能逃歸齊軍。晉軍追趕齊軍直到馬陵。齊頃公請求用寶器謝罪,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恥笑克的蕭桐叔子,還命令齊國把田壟一律改成東西方向。齊人回答說︰“蕭桐叔子,是齊頃公的母親。齊君的母親就猶如晉君的母親一樣地位,您怎麼處置她?而且您是以正義之師伐齊,卻以暴虐無禮來結束,怎麼可以呢?”于是克答應了他們,只讓齊國歸還侵佔的魯、衛二國的領土。

    十一年(前588),晉開始設置六卿,用以封賞鞍地戰爭中的有功人員。齊頃公朝見晉君,想用朝見天子的禮節拜見晉景公,晉景公不敢承受,齊君乃回國。回國後頃公開放自己游獵的園林,減輕賦稅,賑濟孤寡吊問殘疾,拿出國家積蓄來解救人民,人民也十分高興。齊頃公還給諸侯厚禮。直到頃公去世,百姓歸附,諸侯沒有侵犯齊國的。

    十七年(前582),頃公死,其子靈公環繼位。

    靈公九年(前573),晉大夫欒書殺其國君晉厲公。十年(前572),晉悼公伐齊,齊讓公子光到晉國做人質。十九年(前563),立公子光為太子,讓高厚輔佐他,派他到鐘離參加諸侯盟會。二十七年(前555),晉國派中行獻子伐齊。齊軍戰敗,靈公跑進臨淄城。晏嬰勸阻靈公,靈公不听。晏子說︰“我們國君太沒有勇氣了。”晉兵合圍臨淄,齊人守內城不敢出擊,晉軍把外城內燒光後離去。

    二十八年(前554),當初,靈公娶魯國之女,生下兒子光,立為太子。後又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寵,仲姬生兒子名叫牙,托付給戎姬撫養。戎姬請求立牙為太子,靈公答應了。仲姬說︰“不行。光立為太子,已經名列諸侯,現在無故廢黜他,您必定會後悔。”靈公說︰“廢立全在于我。”于是把太子光遷往東部,讓高厚輔佐牙為太子。靈公患病,崔杼迎接原來的太子光立為國君,就是莊公。莊公殺死戎姬。五月壬辰日,靈公死,莊公即位,在句竇丘捉住太子牙殺死。八月,崔杼殺死高厚。晉國聞知齊國內亂,伐齊,到達高唐。

    莊公三年(前551),晉國大夫欒盈逃亡到齊國,莊公待以隆重客禮。晏嬰、田文子諫阻,莊公不听。四年(前550),齊莊公派欒盈秘密進入曲沃做齊國內應,齊國大兵隨後,上太行山,進入孟門關口。欒盈敗露,齊軍還師,攻取朝歌城。

    六年(前548),當初,棠公之妻美麗,棠公死後,崔杼娶了她。莊公又與她通奸,多次去崔杼家,還把崔杼的冠賞給別人。莊公的侍從說︰“不能這樣。”崔杼十分惱怒,借莊公伐晉之機,想與晉國合謀襲擊莊公但未得機會。莊公曾經鞭打宦官賈舉,賈舉又被任為內侍,替崔杼尋找莊公的漏隙來報復仇怨。五月,莒國國君朝見齊君,齊莊公在甲戌日宴請莒君。崔杼謊稱有病不去上朝。乙亥日,莊公探望崔杼病情,接著追嬉崔杼妻子。崔妻入室,與崔杼同把屋門關上不出來,莊公在前堂抱柱唱歌。這時宦官賈舉把莊公的侍從攔在外面而自己進入院子,把院門從里邊關上。崔杼的徒眾手執兵器一擁而上。莊公登上高高的庭台請求和解,眾人不答應,莊公又請求盟誓定約,眾人也不答應,莊公最後請求讓他到自己的祖廟里去自殺,眾人仍不允許。大家說︰“國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听你吩咐。這里離宮廷很近,我們只管捉拿淫亂之徒,沒接到其他命令。”莊公跳牆想逃,被人射中大腿,反墜牆里,于是被殺。晏嬰站在崔杼院門之外,說︰“國君為社稷而死則臣子應為他殉死,國君為社稷而逃亡則臣子應隨他流亡。國君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除了他的寵幸私臣,別人不會為此殉死逃亡的。”晏子等打開大門進入院內,把莊公之尸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撫尸而哭,起來後三次頓足以示哀痛然後走出院子。別人對崔杼說︰“一定殺死晏嬰!”崔杼說︰“他深得眾望,放過他我們會爭取民心。”

    丁丑日,崔杼立起莊公異母弟杵臼為君,就是景公。景公母親,是魯國大夫叔孫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後,讓崔杼當右相,慶封當左相。二位國相怕國內動亂不穩,就與國人盟誓說︰“誰不跟從崔慶誰就別活!”晏子仰天長嘆說︰“我做不到,我只跟從忠君利國的人!”不肯參加盟誓。慶封想殺晏子,崔杼說︰“他是忠臣,放過他。”齊太史記載在簡策上“崔杼殺莊公”,崔杼把太史殺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記載上,崔杼又殺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記載上,崔杼放過了他。

    景公元年(前547),當初,崔杼生有兒子成、強,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東郭氏之女,生下明。東郭氏女讓她前夫之子無咎、她自己的弟弟東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過,無咎和東郭偃兩位家相立即嚴治成,把明立為太子。成請求到崔邑告老還鄉,崔杼答應,二相不肯,說︰“崔邑是崔氏宗廟所在之地,成不許去。”成、強惱怒,告知慶封。慶封與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敗落。成、強在崔杼家中殺死無咎、偃,家人都奔逃。崔杼大怒,但沒有家人,只好讓一個宦官為他駕車,去見慶封。慶封說︰“讓我為您殺掉成、強。”于是派崔杼的仇人盧蒲保 穡楱  Э 玻└ヶ虼奘希 彼萊傘ぉ浚  肯鶇奘弦蛔澹 摜討 拮隕薄4摜濤藜銥曬椋 滄隕薄G旆獾鄙舷喙 筧ㄔ諼鍘br />
    三年(前545)十月,慶封外出打獵。當初,慶封殺死崔杼以後,愈發驕橫,酗酒游獵,不理政務。其子慶舍執政,內部已有矛盾。田文子對田桓子說︰“動亂將起。”田、鮑、高、欒四家族聯合謀劃消滅慶氏。慶舍派出甲兵圍護慶封的宮室,四家族的徒眾共同擊破慶氏之家。慶封歸來,不能進家,逃亡到魯國。齊人責備魯國,慶封又逃到吳國。吳國把朱方之地賞給慶封,慶封與族人居此,比在齊國時還富有。此年秋,齊人移葬莊公,而把崔杼尸體示眾于市以泄民憤。

    九年(前539),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最終將歸田氏。田氏雖無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擁戴。”十二年(前536),景公到晉國,會見晉平公,想共同伐燕。十八年(前530),景公又到晉國,會見晉昭公。二十六年(前522),景公在魯國郊外打獵,接著進入魯國都,同晏嬰一起咨詢魯國的禮制。三十一年(前517),魯昭公躲避季氏叛亂,逃亡到齊國。景公想封給昭公千社人家連同土地,子家勸阻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要求齊國伐魯,攻取鄆邑,讓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天空出現慧星。景公坐在柏寢台上嘆息說︰“堂皇的亭台,終歸誰手呢?”群臣憂然淚下。晏子反而笑起來,景公很惱怒。晏子說︰“我笑群臣過于諂諛了。”景公說︰“慧星出現在東北天空,正是對著齊國的地域位置,寡人為此而擔憂。”晏子說︰“您築高台鑿深池,多收租稅唯恐得的少,濫施刑罰唯恐不嚴苛,最凶的(b i,倍)星將出現,您怕什麼慧星呢?”景公說︰“可以用祭禱禳除慧星嗎?”晏子說︰“如果祝禱可以使神明降臨,那麼祈禳也可以使它離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萬,而您讓一個人去祈禳,怎麼能勝過眾口怨聲呢?”當時景公好大造宮室,多養狗馬,奢侈無度,稅重刑酷,所以晏子借機諫止齊景公。

    四十二年(前506),吳王闔閭攻伐楚國,攻入楚都郢。

    四十七年(前501),魯國大夫陽虎攻打魯君,失敗,逃亡齊國,請求齊國伐魯。鮑子諫止景公,景公乃把陽虎囚禁。陽虎逃脫,逃到晉國。

    四十八年(前500),景公與魯定公在夾谷盟會修好。犁(ch ,鋤)說︰“孔丘深通禮儀但怯懦不剛,請允許讓萊人表演歌舞,借機捉住魯君,可以讓魯滿足我們的要求。”景公擔心孔子做魯相,害怕魯國成就霸業,所以听從犁之計。盟會時,齊國獻上萊人樂舞,孔子登階上台,命有關人員捉住萊人斬首,用禮儀責備景公。景公心虧,就歸還了侵佔的魯國領土以謝罪,然後離去。此年,嬰晏死。

    五十五年(前493),晉國大夫範氏、中行氏反叛其國君,晉君攻二氏吃緊,二氏來齊借糧。田乞想在齊國叛亂,想和晉國叛臣結黨,勸景公說︰“範氏、中行氏多次對齊國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並供給他們糧食。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寵妾芮姬生有兒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都說願意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討厭提立太子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立荼當太子,又不願親自主動提出,就對大夫們說︰“及時行樂吧,還怕國家沒有君主嗎?”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為太子,驅逐其他公子,遷居到萊地。景公死,太子荼為國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齊景公還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殺,都逃亡國外。荼的異母兄壽、駒、黔逃到衛國,公子駔(ch ,楚)、陽生逃到魯國。萊人為此唱道︰“景公葬禮不能參加,國家軍事不讓謀劃。眾公子的追隨者呀,你們最終去何方。”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田乞偽裝忠于高氏、國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為他們驂乘,進言說︰“您得到君王信任,群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圖謀叛亂。”又對群大夫說︰“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還沒開始行動迫害我們,我們搶先搞掉他。”大夫們都听從他。六月,田乞、鮑牧與眾大夫帶兵進入宮中,攻打高昭子。昭子听說,與國惠子共救國君。國君兵敗,田乞的徒眾追擊,國惠子逃到莒國,田乞回來又殺死高昭子。晏圉逃到魯國。八月,齊大夫秉意茲逃往魯國。田乞擊敗高、國二相,就派人到魯國迎回公子陽生。陽生到齊後,暗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請各位大夫說︰“嘗兒的母親今天在家將操持菲薄的祭禮,敬請光臨飲酒。”會餐飲酒時,田乞事先把陽生裝在大口袋里,放在座席中央,然後打開口袋放出陽生,說︰“這就是齊國之君!”眾大夫就地拜見。接著要與眾大夫盟誓而立陽生為君,此時鮑牧已醉,田乞就欺騙大家說︰“我和鮑牧謀劃一致立陽生為君。”鮑牧惱怒說︰“您忘記了景公立荼為君的遺命了嗎?”眾大夫面面相覷想反悔,陽生上前,叩頭而拜說︰“對于我可立則立,否則作罷。”鮑牧也怕惹起禍亂,就又說︰“都是景公的兒子,有什麼不可的。”就與眾盟誓,立陽生為齊君,就是悼公。悼公進入宮中,派人流放晏孺子去駘,于途中設帳幕將晏孺子殺死在里面,驅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來微賤而孺子又幼小,所以無權勢,國人輕視他們。

    悼公元年(前488),齊國伐魯,攻取(hu n,歡)、闡二地。當初,陽生逃亡在魯,季康子把妹妹嫁給他。陽生歸國即位後,便派人迎接妻子。其妻季姬與季魴(f ng,方)侯私通,向家人說出真情,魯人不敢把季姬給齊國,所以齊國伐魯,終于把季姬接到齊。季姬受悼公寵愛,齊國就又把侵佔的魯國土地歸還。

    鮑子與悼公有矛盾,關系不睦。四年(前485),吳國、魯國伐齊國南方。鮑子殺死悼公,向吳國報喪。吳王夫差按禮儀在軍門外哭吊三日,將要從海路進軍討伐齊國。齊軍戰勝吳軍,吳軍撤退。晉國趙鞅伐齊,到達賴地後撤軍。齊人一致立起悼公之子壬為齊君,就是簡公。

    簡公四年(前481)春,當初,齊簡公和其父悼公同在魯國時,寵幸大夫監止。簡公即位後,讓監止執政。田成子怕他加害,在上朝時總戒備地回頭看他。簡公的御手田鞅向簡公進言說︰“田、監不能並存,你要選擇其中一個。”簡公不听。監止有次晚朝,田逆殺人,監止正遇上,就把田逆逮捕進宮。田氏宗族這時正非常團結,就讓被囚禁的田逆偽裝病重,借機由家人探監送酒給看守,看守醉後被殺掉,田逆逃脫。監止與田氏在田氏宗祠盟誓將此事和解。當初,田豹想給監止做家臣,讓大夫公孫向監止薦舉,正逢田豹服喪就作罷了。以後終于做了監止家臣,而且受到監止的寵任。監止對田豹說︰“我要把田氏全部驅逐而讓你當田氏之長,可以嗎?”田豹回答說︰“我只不過是田氏族中的疏遠旁支、而且田氏族中不服從您的不過幾個人,何必全都驅逐呢!”接著田豹告知田氏。田逆說︰“他正得君主寵任,你田常如不先下手,必遭其禍。”田逆就住在國君宮中以便接應。

    夏五月壬申日,田常兄弟乘四輛車見簡公。監止正在幃帳之中,出來迎接他們,他們一進去就把宮門關閉。宦官們抵抗田氏,田逆殺死宦官。簡公正與妻妾在檀台上飲酒,田常把他帶至寢宮。簡公拿起戈要反擊,太史子余說︰“田嘗不是要謀害您,而是要為您除害。”田嘗出宮住進武庫,听說簡公還在發怒,就想逃到國外,並說︰“哪兒沒有國君!”田逆拔劍說︰“猶豫遲疑,是壞事的禍根。這兒的人誰不是田氏成員?你如怯懦出逃不顧大家,我要不殺死你,祖宗不饒。”田嘗才留下。監止跑回家,聚集徒眾進攻宮城大小各門,都未成功,就出逃而走。田氏之眾追趕。豐丘有人抓住監止並報告,田氏在郭門把監止殺死。田常要殺大陸子方,田逆為他求情被赦免。以簡公的名義在路上截車,馳出雍門。田豹曾給他車,不要,說︰“田逆為我說情,田豹給我車輛,人家會以為我與田氏有私交。我是監止的家臣而與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逃亡去見魯、衛的士人呢?”

    庚辰日,田常在T(sh ,舒)州逮捕簡公。簡公說︰“我要是早听田鞅之言,不會落到今天地步。”甲午日,田常在T州殺死簡公。田常立簡公之弟鰲( o,熬)為齊君,就是平公。平公即位後,田常為相國,專擅齊國大權,劃割齊國安平以東廣大國土為田氏封疆範圍。

    平公八年(前473),越國滅掉吳國。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去,其子宣公積繼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康公貸繼位。田會在廩丘叛亂。

    康公二年(前403),韓、趙、魏開始成為諸侯。十九年(前386),田常曾孫田和開始成為諸侯,把康公流放到海濱。

    二十六年(前379),康公死,呂氏祭祀斷絕。田氏終于佔有齊國,到齊威王時,在天下稱強。

    太史公說︰我到齊國,看到齊地西起泰山,東連瑯邪(y ,牙),北至大海,其間沃土兩千里,其人民心胸闊達而又深沉多智,這是他們天性如此。由于太公的聖明,樹好立國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諸侯會盟,成為霸主,不是順理成章嗎?廣盛博大呀,確是大國風貌啊!

    【原文】【注解】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ヾ。其先祖嘗為四岳ゝ,佐禹平水土甚有功ゞ。虞夏之際封于呂々,或封于申ぁ,姓姜氏あ。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ぃ,或為庶人い,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ぅ,故曰呂尚。

    ヾ東海︰此處泛指江甦、山東一帶沿海,非今之東海。上︰岸邊。ゝ四岳︰傳說堯、舜時代掌管四時、主持方岳巡守的官長。ゞ佐︰輔佐。平︰治理。々虞夏之際︰即舜、禹執政時期。封︰帝王將一方土地賜予臣下或宗室。ぁ或︰有的。あ姓姜氏︰嚴格地按上古說法,應為“姜性呂氏”。因為上古時人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標志家族系統的族號,起于母系社會。氏是姓的分支,即一族分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的稱號為氏。先秦時氏、姓分別,秦漢以後混而為一。此處司馬遷就把姓、氏二詞混用。此處說“姓姜氏”,應為“姓姜”;下文說“從其封姓,故曰呂尚”,應為“從其封地為氏,故曰呂尚”。ぃ枝庶︰“枝”同“支”。支庶,宗族中一本旁出的各支派。い庶人︰平民。ぅ本句意為︰按照所封賜之地的地名呂,取為氏號。

    呂尚蓋嘗窮困ヾ,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ゝ。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 郟 腔 窮饑埽凰癜醞踔  蕁!庇謔侵 韃 裕 鎏  諼賈 簪蓿 胗鉲笏耽擼 唬骸白暈嵯染  弧 庇惺Ь聳手堍啵 芤孕恕! 誘媸切阿幔課崽  泳靡印!憊屎胖 弧疤  保 賾刖愎椋 ぐ Αbr />
    ヾ蓋︰句中語氣詞,無義。ゝ傳說呂尚曾在渭水之濱的茲泉垂釣,等待和西伯昌(即周文王)知遇。奸︰通“干”,有所求取而請見。ゞ  悖璦  裕 和 綁ゃ保 藿侵 〞茴跡鶴匭塴K壯啤奧 塴被頡叭誦塴薄〞蒞醞踔  耗芄話鎦迪衷諤煜魯僕醭瓢栽竿娜瞬擰〞捫簦漢擁謀卑丁〞咚擔和 霸謾薄〞嗍剩旱健〞嶁埃 Γ   閡晌蝕剩 嗟庇誚裰 奧稹薄br />
    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游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或曰,呂尚處士ヾ,隱海濱。周西伯拘里,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ゝ”。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于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ゞ。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々,然要之為文武師。

    ヾ處士︰有才德而隱居不做官的士人。ゝ盍(h ,何)︰何不。ゞ反︰同“返”。々所以事周︰為周服務的原因。

    周西伯昌之脫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ヾ,其事多兵權與奇計ゝ,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ゞ。周西伯政平々,及斷虞芮之訟ぁ,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あ。伐崇密須、犬夷ぃ,大作豐邑い。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ヾ傾︰推翻。ゝ兵權︰用兵的計謀。ゞ陰權︰隱秘靈活的措施方法。宗︰尊法。本謀︰基本策略。々政平︰政治清平。ぁ斷虞芮之訟︰虞國在今山西平陸,芮國在今陝西大荔,二國之君為土地疆界相爭,久而不決,到周國請西伯評判。二君進入周境後,見到耕田者在田界上互相謙讓,行人走路互相禮讓,男女分道而行,老人受到尊重。二國之君非嘗慚愧,也不去見西伯,自動把所爭之地讓出,作為閑田。詳見《周本紀》、《詩經•大雅•綿》毛傳。あ詩人︰《詩經》中詩歌的作者。稱西伯受命文王︰把西伯稱作膺受天命的文王。如《詩經•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詩經•大雅•皇矣》載有天帝對文王的敕命。ぃ犬夷︰古代部族名,西周時活動在今陝西一帶。い作︰建設。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業,東伐以觀諸侯集否ヾ。師行,師尚父左杖黃鉞ゝ,右把白旄以誓ゞ,曰︰“蒼兕蒼兕々,總爾眾庶ぁ,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也。”武王曰︰“未可。”還師,與太公作此《太誓》あ。

    ヾ集否︰能否雲集響應。ゝ黃鉞(yu ,月)︰以黃金為飾的一種長兵器,狀如大斧、崤代為帝王所專用,或特賜給專主征伐的重臣。ゞ白旄︰竿頂以旄牛尾為飾的旗幟。々蒼兕︰水中猛獸之名,善于奔突,能覆舟船。借此名為主管船只的軍官官職名。ぁ總︰統領。あ《太誓》︰周武王伐紂,兵至盟津所發出的誓師令。也寫作《泰誓》,已佚失。《古文尚書》中的《泰誓》是後人偽作。

    居二年,紂殺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ヾ,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強之勸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ゝ,伐商紂。紂師敗績ゞ。紂反走,登鹿台々,遂追斬紂。明日,武王立于社ぁ,群公奉明水あ,衛康叔封布采席ぃ,師尚父牽牲い,史佚策祝ぅ,以告神討紂之罪。散鹿台之錢,發鉅橋之粟う,以振貧民 。封比干墓 ,釋箕子囚。遷九鼎 ,修周政,與天下更始 。師尚父謀居多。

    ヾ龜兆︰將佔卜用的龜甲燒灼以後,根據其裂紋形狀決定吉凶,叫作龜兆。ゝ其誓師令即《牧誓》,今存于《尚書》中。《周本紀》亦征引,可參看。ゞ敗績︰軍隊完全崩潰。々鹿台︰紂所建之台,傳說其廣三里,高千尺。在今河南淇縣。紂曾暴增賦稅,將錢存放此處。ぁ社︰祭地神之所。あ明水︰潔淨之水,祭神所用。ぃ采︰同“彩”。い牽牲︰古代新朝驅除舊朝後,要重新立社,並殺牲取血來涂抹新社。呂尚掌管牽此牲畜。ぅ策祝︰史官將祈禱之辭寫于竹簡之上。う鉅橋︰商代之糧倉,在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北。 (11)振︰同“賑”。 (12)封︰培土。 九鼎︰傳說夏禹平定水土劃分九州之後,鑄九個大鼎象征九州,後成為天下最高權力的象征。 更始︰除舊布新,重新開始。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ヾ,封師尚父于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ゝ︰“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ゞ。”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々。萊侯來伐ぁ,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あ,是以與太公爭國。

    ヾ王︰做天下之王。ゝ逆旅︰客棧。ゞ殆︰大概。々犁︰通“黎”。ぁ萊︰東方少數部族的一個小國,在今山東黃縣一帶。あ集︰安定。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ヾ,淮夷畔周ゝ,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ゞ,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

    ヾ作亂︰制造叛亂。事詳見《周本紀》及《管蔡世家》。ゝ畔︰通“叛”。ゞ五侯九伯︰泛指各國諸侯。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九伯,指九州各地長官。伯是掌管一方的長官。

    蓋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呂沉 6× 洌 右夜 昧 R夜 洌 庸錒 饒噶  錒 洌 影L 懷攪 br />
    哀公時,紀侯譖之周ヾ,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ゝ,是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當周夷王之時。

    ヾ譖︰說壞話誣陷別人。ゝ周烹哀公︰烹,是將人放入鼎內用開水煮死的酷刑。據《公羊傳•莊公四年》何休注,是周懿王烹死齊哀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臨。

    九年,獻公卒,子武公壽立。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ヾ,居彘。十年,王室亂,大臣行政,號曰“共和”ゝ。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ヾ奔︰逃亡。周厲王因國人暴動,倉皇逃亡。ゝ周厲王出奔後,周公、召公共同執政,稱作“共和行政”。時在公元前841年,共14年。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復入齊,齊人欲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脫立。成公九年卒,子莊公購立。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幽王,周東徙洛。秦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弒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莊公卒,子公祿甫立。

    公九年,魯隱公初立。十九年,魯桓公弒其兄隱公而自立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齊ヾ。鄭使太子忽來救齊,齊欲妻之。忽曰︰“鄭小齊大,非我敵ゝ”。遂辭之ゞ。

    ヾ北戎︰又名山戎,戎族的一支,春秋時活動于今河北北部。ゝ敵︰相當。ゞ事詳見《鄭世家》、《左傳•桓公六年》。

    三十二年,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孫無知,公愛之,令其秩服奉養比太子ヾ。

    ヾ秩服︰俸祿等級和車馬服飾、奉養︰生活待遇。此︰按照。

    三十三年,公卒,太子諸兒立,是為襄公。

    襄公元年,始為太子時,嘗與無知斗,及立,絀無知秩服ヾ,無知怨。

    四年,魯桓公與夫人如齊。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魯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齊襄公。齊襄公與魯公飲,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ゝ,桓公下車則死矣。魯人以為讓ゞ,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々。

    ヾ絀︰通“黜”,減少。ゝ拉殺︰折斷肋骨致死。ゞ讓︰責備。々謝︰道歉贖過。

    八年,伐紀,紀遷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ヾ,及瓜而代ゝ。往戍一歲,卒瓜時而公弗為發代ゞ。或為請代,公弗許。故此二人怒,因公孫無知謀作亂。連稱有從妹在公宮,無寵,使之間襄公々,曰︰“事成以女為無知夫人”ぁ。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遂獵沛丘。見彘あ,從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管懼墜車傷足,失屨ぃ。反而鞭主屨者三百。出宮。而無知、連稱、管至父等聞公傷,乃遂率其眾襲宮。逢主屨,曰︰“且無人驚宮,驚宮未易入也。”無知弗信,示之創い,乃信之。待宮外,令先入。先入,即匿襄公戶間。良久,無知等恐,遂入宮。反與宮中及公之幸臣攻無知等,不勝,皆死。無知入宮,求公不得ぅ。或見人足于戶間,發視,乃襄公,遂弒之,而無知自立為齊君。

    ヾ瓜時︰指七月。因七月瓜熟,故稱。ゝ及瓜︰到第二年七月。代︰派別人去管代二人。ゞ卒︰盡。弗︰不。々間︰偵伺。ぁ女︰同“汝”,你。あ彘︰大豬。ぃ屨(j ,巨)︰用葛、麻等制成的鞋。い創︰傷口。ぅ求︰尋找。

    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游于雍林ヾ。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夫曰︰“無知弒襄公自立,臣謹行誅。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唯命是听。”

    ヾ雍林︰據《左傳•莊公八年、九年》,雍林又作“雍廩”,是人名,其職為渠丘大夫、芩處司馬遷誤以雍林為地名。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ヾ,淫于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ゝ。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衛女也,有寵于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蕁<壩毫秩松蔽拗  榱  摺 紉跽行“子譎 B澄盼拗 潰 嚳 凸 泳潰 構苤儔鸞 譎斕愧郟 渲行“狀礎P“紫晁愧埽 苤偈谷順郾 場B乘途勒 幸娉  罩療耄 蛐“滓訝耄     俏 腹 br />
    ヾ殺誅︰殺人及罰罪,泛指執行刑法。數︰屢次。ゝ傅︰輔佐。ゞ遮︰阻遏。々詳︰通“佯”。

    桓公之中勾,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ヾ,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ゝ。秋,與魯戰于乾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讎也ゞ,請得而甘心醢之々。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于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縈朧逖雷鬩病>矣醞酡藎 槍芤奈岵豢傘R奈崴庸兀 豢墑V病!庇謔腔腹 又 D訟晡 俟苤儆市模 滌彌 9苤僦   是臚1 逖烙 芄苤  疤黴範諺滂簪蓿  鴝腹 摺;腹 窶褚暈 蠓潁 握br />
    ヾ溫車︰一種密閉的臥車。桓公佯死,為保密故乘溫車。又作“車”。ゝ距︰通“拒”,抵御。ゞ讎︰仇敵。々醢(h i,海)︰將人剁成肉醬的酷刑。ぁ霸王︰指霸王之業,即稱霸天下,做各諸侯國的盟主。あ桎︰木制拘束腳的刑具,作用同于現在的腳鐐。梏︰木制拘束手的刑具,作用同于現在的手銬。ぃ齋祓︰古人在大典禮前要戒酒葷,沐浴別居,虔誠莊敬,叫做“齋”。進行除災求福之祀叫做“祓”。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菪奩牘  寮抑   棖嶂賾閶沃 冢 隕鈉肚睿 幌湍埽 肴私運怠br />
    ヾ連五家之兵︰管仲所制定的一種軍事制度。據《國語•齊語》記載,這種制度是︰五家為軌,十軌為里,四里為連,十連為鄉。戰時每家出一戰士,每鄉兩千戰士,五鄉戰士為一軍,計萬人。全國設三軍。就最基層而言,稱作“連五家之兵”。ゝ輕重魚鹽之利︰輕重,是指通過國家對商業流通、產品物價的控制,加強耕戰,富國強兵。魯鹽,齊國濱海,有漁業及煮鹽業,管仲對此加以控制管理,齊國大富。

    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

    ヾ郯︰據《左傳•莊公十年》應作“譚”,郯國至魯昭公十七年仍存。參見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及陳直《史記新證》。

    五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ヾ,桓公許,與魯會柯而盟ゝ。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曰︰“反魯之侵地!”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ゞ。桓公後悔,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沫。管仲曰︰“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々,愈一小快耳ぁ,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與曹沫三敗所亡地于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于甄あ,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ヾ平︰媾和。ゝ盟︰諸侯間簽定協約的一種儀式,殺牲取血抹于參加人之口邊,以示信義。ゞ北面︰古代君臣同在的場合,應該國君面向南,以示威重;臣下面向北,以示恭敬。々倍︰通“背”。ぁ愈︰通“愉”,高興。快︰滿足。あ會︰亦稱盟會。是春秋時代諸侯間聚會議事的外交活動。大型盟會的盟主有的在實際上被各諸侯承認為霸主。齊桓公在甄地之盟時成為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

    十四年,陳厲公子完,號敬仲,來奔齊。齊桓公欲以為卿,讓;于是以為工正。田成子常之祖也。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還。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于燕。”于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于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二十七年,魯」 岡話P  腹  芤病0P 諑徹 憂旄福 旄高」  P ぉ旄福 橙爍ぅ公。桓公召哀姜,殺之ヾ。

    ヾ詳情參見《魯周公世家》。

    二十八年,衛文公有狄亂,告急于齊。齊率諸侯城楚丘而立衛君。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ヾ。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

    ヾ弗絕︰未斷絕婚姻關系。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征之ヾ,以夾輔周室ゝ。’賜我先君履ゞ,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々,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ぁ,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あ!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ぃ。”齊師進次于陘い。夏,楚王使屈完將兵陘齊ぅ,齊師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眾。屈完曰︰“君以道則可;若不う,則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君安能進乎?”乃與屈完盟而去。過陳、陳袁濤T詐齊 令出東方,覺。秋,齊伐陳。是歲,晉殺太子申生。

    ヾ若︰你。ゝ夾輔︰輔佐。ゞ履︰(可以征伐的)疆界。々包茅︰楚國特產植物,進貢周王室,王室祭祀時用以過濾供酒中的雜質。ぁ昭王南征不復︰據三家注引《帝王世紀》,周昭王南征楚,將渡漢水,當地人把用膠粘連的船供給昭王,渡至江中,膠溶船散,昭王落水而亡。あ共︰通“供”,供給。ぃ本句深意意為︰當時漢水一帶非楚之國土,周昭王死于漢水,楚國沒有責任。い次︰軍隊駐扎某地超過兩天。ぅI(h n,汗)︰同“捍”,抵御。う不︰同“否”。 (11)陳國怕齊國大兵過陳境擾民,所以騙齊兵由東道沿海回齊。但東道難行,是以齊怨陳。

    三十五年夏,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ゝ、大路ゞ,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秋,復會諸侯于蔡丘,益有驕色。周使宰孔會。諸侯頗有叛者。晉侯病,後,遇宰孔。宰孔曰︰“齊侯驕矣,弟無行々。”從之。是歲,晉獻公卒,里克殺奚齊、卓子,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為晉君ぁ。桓公于是討晉亂,至高梁,使隰朋立晉君,還。

    ヾ文武胙︰周天子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供品之肉。古人認為,祭祀完畢後的胙肉,食用之人會得到福佑。把文武胙賜給齊桓公,是周天子對桓公的特殊嘉獎。ゝ彤弓矢︰以丹彩T飾的弓箭。ゞ大路︰也寫作“大輅”,天子所乘之車。賜予特別有功的諸侯,隨同此車還有一套配套的龍旗等。參見《國語•齊語》。々弟︰通“第”,盡管。ぁ以夫人︰因為夫人的緣故。秦穆公的夫人穆姬是夷吾的姐姐。

    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闢遠ヾ,不與中國會盟ゝ。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ゞ,夷狄自置々。唯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ぁ。于是桓公稱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諸侯莫違寡人。寡人兵車之會三あ,乘車之會六ぃ,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い,有何以異于此乎?吾欲封泰山ぅ,禪梁父う。”管仲固諫,不听,乃說桓公以遠方珍怪物至乃得封 ,桓公乃止。

    ヾ闢︰同“僻”。ゝ中國︰此指中原地區。ゞ荊蠻︰上古中原人對南方部族的統稱。々夷狄自置︰以非華夏族的部族自居。ぁ賓︰服從。あ兵車之會三︰為軍事行動而召集的三次盟會︰公元前681年,平宋亂;公元前656年,伐蔡、楚;公元前654年,伐鄭。ぃ乘車之會六︰為非軍事的外交活動而召集的六次盟會︰公元前680年,會于鄄;公元前679年,會于鄄;公元前678年,盟于幽;公元前655年,會于首止;公元前652年,盟于洮;公元前651年,即本年,會于葵丘。い三代︰指夏、商、周三朝的開國之王禹、湯、文王。ぅ封泰山︰在泰山上築土為壇,報天之功。う禪梁父︰在梁父山上闢場為祭,報地之德。封禪是帝王才能舉行的祭天地大典,齊桓公不是天子,他要行封禪是越禮,所以管仲諫止。 管仲所說封禪需要的遠方珍寶奇怪之物有“上之黍,北里之禾”,“江淮之間,一茅三脊(三條主葉脈)”、“東海比目之魚”、“西海比翼之鳥”等。詳見《封禪書》。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帶與戎、翟合謀伐周ヾ,齊使管仲平戎于周ゝ。周欲以上卿禮管仲ゞ,管仲頓首曰︰“臣陪臣々,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帶來奔齊。齊使仲孫請王ぁ,為帶謝。襄王怒,弗听。

    ヾ襄王父周惠王寵愛襄王異母弟王子帶。襄王即位後,王子帶召諸戎伐京師。參見《周本紀》及《左傳•僖公十一年》。ゝ管仲在周王室與諸戎之間斡旋媾和,獲得成功。ゞ上卿︰齊國為次國,有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為上卿;一卿為國君任命,為下卿。管仲是桓公任命,是下卿。々陪臣︰諸侯的臣對天子自稱“陪臣”。ぁ請︰請求。

    四十一年,秦穆公虜晉惠公,復歸之。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ヾ?”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ゞ?”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々,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ヾ相(xi ng,向)︰做國相。ゝ據《管子•小稱》,易牙為桓公掌管烹飪,桓公想吃蒸嬰兒,易牙就把自己的兒子蒸了獻給桓公。ゞ開方︰本是衛國公子,齊、衛很近,但他事桓公十五年,卻未回家看望母親。々宮︰閹割生殖器。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齊,齊令諸侯各發卒戍周。是歲,晉公子重耳來,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齊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無子。桓公好內ヾ,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無詭;少衛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贏,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桓公與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ゝ,以為太子。雍巫有寵于衛共姬,因宦者豎刀以厚獻于桓公ゞ,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豎刀因內寵殺群吏,而立公子無詭為君。太子昭奔宋。

    ヾ內︰女色。ゝ屬︰同“囑”,托付。ゞ因︰通過。

    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ヾ。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ゝ。辛巳夜,斂殯ゞ。

    ヾ棺︰將尸體裝棺。ゝ赴︰同“訃”,報喪給各國。ゞ斂︰同“殮”,給尸體穿衣裝棺。殯︰停柩待葬。《禮記•王制》載︰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為等同盟之國來人吊喪。榨柩停放于堂前西階。

    桓公十有余子,要其後立者五人ヾ︰無詭立三月死,無謚ゝ;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

    ヾ要︰總計。ゝ謚︰古代帝王、諸侯死後依其一生所行事跡給予的稱號。如下文的“昭(昭德有勞曰昭)”、“孝(慈惠愛親曰孝)”等、但往往多溢美之辭,並不真實。

    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齊也ヾ。夏,宋襄公卒。七年,晉文公立。

    ヾ《集解》引服虔曰︰“魯僖公十九年(齊孝公二年),諸侯盟于齊,以無忘桓公之德。宋襄公欲行霸道,不與盟,故伐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贏。

    昭公元年,晉文公敗楚于城濮,而會諸侯踐土,朝周,天子使晉稱伯ヾ。六年,翟侵齊。晉文公卒。秦兵敗于ャJ 輳 嗇鹿 洹br />
    ヾ伯︰通“霸”,諸侯的盟主。

    十九年五月ヾ,昭公卒,子舍立為齊君。舍之母無寵于昭公,國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百姓說。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與眾十月即墓上弒齊君舍,而商人自立,是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ヾ十九年︰應從《十二諸侯年表》為“二十年”。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為公子時,與丙戎之父獵,爭獲不勝ヾ,及即位,斷丙戎父足,而使丙戎僕。ゝ庸職之妻好,公內之宮ゞ,使庸職驂乘。五月,懿公游于申池,二人浴,戲。職曰︰“斷足子!”戎曰︰“奪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謀與公游竹中,二人弒懿公車上,棄竹中而亡去。

    ヾ獲︰獵獲物。ゝ僕︰駕車的馭手。古代駕車有馭手一人,驂乘一人。馭手在車左,驂乘在車右。ゞ內︰同“納”。

    懿公之立,驕,民不附。齊人廢其子而迎公子元于衛,立之,是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衛女,曰少衛姬,避齊亂,故在衛。

    惠公二年,長翟來ヾ,王子城父攻殺之,埋之于北門。晉趙穿弒其君靈公。

    ヾ長翟︰即“長狄”。

    十年,惠公卒,子頃公無野立。初,崔杼有寵于惠公,惠公卒,高、國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衛。

    頃公元年,楚莊王強,伐陳;二年,圍鄭,鄭伯降,已復國鄭伯。

    六年春,晉使克于齊,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ヾ。克上,夫人笑之ゝ。克曰︰“不是報,不復涉河!”歸,請伐齊,晉侯弗許。齊使至晉,克執齊使者四人河內,殺之。八年,晉伐齊,齊以公子強質晉,晉兵去。十年春,齊伐魯、衛。魯、衛大夫如晉請師,皆因克。晉使克以車八百乘為中軍將,士燮將上軍,欒書將下軍,以救魯、衛,伐齊。六月壬申,與齊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陳于ゞ。逄丑父為齊頃公右々。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ぁ。”射傷克,流血至履。克欲還入壁あ,其御曰ぃ︰“我始入,再傷,不敢言疾,恐懼士卒,願子忍之。”遂復戰。戰,齊急,丑父恐齊侯得,乃易處,頃公為右,車于木而止い。晉小將韓厥伏齊侯車前,曰︰“寡君使臣救魯、衛。”戲之。丑父使頃公下取飲,因得亡,脫去,入其軍。晉克欲殺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見Jぅ,後人臣無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歸齊。于是晉軍追齊至馬陵。齊侯請以寶器謝,不听;必得笑克者蕭桐叔子,令齊東畝う。對曰︰“叔子,齊君母。齊君母亦猶晉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義伐而以暴為後,其可乎?”于是乃許,令反魯、衛之侵地。

    ヾ夫人︰指齊頃公之母蕭桐叔子。ゝ(x ,戲)克是殘疾人,所以蕭桐叔子笑。克之殘,《晉世家》說駝背,《谷梁傳•成公元年》說瞎一目,《左傳•宣公十七年》杜預注說跛足。無定說。ゞ陳︰同“陣”,列陣。々右︰即車右,古代戰車上位于御手右邊的武士。ぁ會食︰聚餐。あ壁︰營壘。ぃ御︰戰車的馭手。い(gu ,掛)︰阻礙。ぅJ︰通“戮”。う東畝︰使田壟成為東西方向。晉國在齊國之西,若齊地田壟為東西方向,則晉國戰車得以方便馳入齊國。

    十一年,晉初置六卿,賞之功。齊頃公朝晉,欲尊王晉景公ヾ,晉景公不敢受,乃歸。歸而頃公馳苑囿ゝ,薄賦斂,振孤問疾,虛積聚以救民ゞ,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

    ヾ尊王︰用朝見天子的禮節進見。ゝ苑囿︰古代封閉起來,供君王打獵游玩的山林。ゞ虛︰使空虛,即拿出。

    十七年,頃公卒,子靈公環立。

    靈公九年,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十年,晉悼公伐齊ヾ,齊令公子光質晉。十九年,立子樂為太子,高厚傅之,令會諸侯盟于鐘離。二十七年,晉使中行獻子伐齊ゝ。齊師敗,靈公走入臨。晏嬰止靈公,靈公弗從。曰︰“君亦無勇矣!”晉兵遂圍臨,臨城守不敢出,晉焚郭中而去ゞ。

    ヾ晉、宋、魯、衛等國伐宋,齊未參加聯軍,晉國于攻克宋之彭城後,轉而伐齊。ゝ齊侵魯國北境,故晉、魯數國伐齊。郭︰外城。內城為城,外城為郭,城郭之間為郭中。此戰《左傳•襄公十八年》記載極詳,可參看。

    二十八年,初,靈公娶魯女,生子光,以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ヾ,仲姬生子牙,屬之戎姬。戎姬請以為太子,公許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諸侯矣,今無故廢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東太子光ゝ,使高厚傅牙為太子。靈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為莊公。莊公殺戎姬。五月壬辰,靈公卒,莊公即位,執太子牙于句竇之丘,殺之。八月,崔杼殺高厚。晉聞齊亂,伐齊,至高唐。

    ヾ嬖︰受寵。ゝ東︰遷太子于齊國東部。

    莊公三年,晉大夫欒盈奔齊,莊公厚客待之,晏嬰、田文子諫,公弗听。四年,齊莊公使欒盈間人晉曲沃為內應ヾ,以兵隨之,上太行,入孟門。欒盈敗ゝ,齊兵還,取朝歌。

    ヾ間入︰秘密進入。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載,齊莊公用送媵妾于晉侯的車,將欒盈混入其中送至曲沃。ゝ欒盈之敗可參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莊公通之,數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晉,欲與晉合謀襲齊而不得間ヾ。莊公嘗笞宦者賈舉,賈舉復侍,為崔杼間公以報怨。五月,莒子朝齊,齊以甲戌饗之。崔杼稱病不視事。乙亥,公問崔杼病,遂從崔杼妻。崔杼妻入室,與崔杼自閉戶不出,公擁柱而歌。宦者賈舉遮公從官而入,閉門,崔杼之徒持兵從中起。公登台而請解,不許;請盟,不許;請自殺于廟ゝ,不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宮。陪臣爭趣有淫者ゞ,不知二命々。”公逾牆,射中公股,公反墜,遂弒之。晏嬰立崔杼門外,曰︰“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己亡,非其私浚  胰沃 藎 泵趴 耄 砉  蔻蓿 歡觫摺H宋醬摜蹋骸氨厴敝 !貝摜淘唬骸懊裰 玻 嶂 妹瘛!br />
    ヾ間︰空子、機會。ゝ這是拖延時間,等待救援的緩兵之計。ゞ爭趣(q ,趨)︰競相追趕。一說,又作“I簦    蓿  毖慘勾蚋 猓 嗤 〞芏撼摜堂鍆獾鈉淥睢H緗 ⑴ 嗽肌 隕庇諉淼取〞萑沃 褐肝 胱  乘老咨懟〞薨炎  氖 逭碓謐約捍笸壬希   蕖O曇蹲蟠 ゾ騫  迥輟貳〞哂唬嚎奚Ю北匭皝倌[疽允景 粗 櫚囊恢忠牆 !獨竇恰ジヶ蠹恰匪怠胺財臼    蓿  吮賾唬ㄆ鶘硎北匭皝倌[荊 薄br />
    丁丑,崔杼立莊公異母弟杵臼,是為景公。景公母,魯叔孫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二相恐亂起,乃與國人盟曰︰“不與崔慶者死!”晏子仰天曰︰“嬰所不獲ヾ,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從!”不肯盟。慶封欲殺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齊太史書曰︰“崔杼弒莊公”,崔杼殺之。其弟復書,崔杼復殺之。少弟復書,崔杼乃舍之。

    ヾ獲︰能。

    景公元年ヾ,初,崔杼生子成及強,其母死,取東郭女,生明。東郭女使其前夫子無咎與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為太子。成請老于崔(杼)ゝ,崔杼許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ゞ,不可。”成、強怒,告慶封。慶封與崔杼有々,欲其敗也。成、強殺無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無人,使一宦者御,見慶封。慶封曰︰“請為子誅之。”使崔杼仇盧蒲憊ヶ奘希 背傘ぉ浚 :鶇奘希 摜談咀隕薄4摜濤愎椋 嘧隕薄G旆  喙 ㄈ br />
    ヾ應從《十二諸侯年表》及《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改,作“二年”。ゝ老︰不再出仕。ゞ宗邑︰宗廟所在的封邑。々︰通“隙”,嫌隙矛盾。

    三年十月,慶封出獵。初,慶封已殺崔杼,益驕,嗜酒好獵,不听政令ヾ。慶舍用政,已有內。田文子謂桓子曰︰“亂將作。”田、鮑、高、欒氏相與謀慶氏。慶舍發甲圍慶封宮ゝ,四家徒共擊破之。慶封還,不得入,奔魯。齊人讓魯,封奔吳。吳與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齊。其秋,齊人徙葬莊公,J崔杼尸于市以說眾ゞ。

    ヾ听︰處理。ゝ為了保衛慶封之家。ゞJ︰通“戮”,指陳尸示眾。

    九年,景公使晏嬰之晉,與叔向私語曰︰“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ヾ,有德于民,民愛之。”十二年,景公如晉,見平公,欲與伐燕。十八年,公復如晉,見昭公。二十六年,獵魯郊,因入魯,與晏嬰俱問魯禮。三十一年,魯昭公闢季氏難ゝ,奔齊。齊欲以千社封之ゞ,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請齊伐魯,取鄆以居昭公。

    ヾ權︰變。以公權私,指田氏借公事行私德,用小斗收租稅,用大斗發貸糧,參見《田敬仲完世家》。ゝ闢︰同“避”。ゞ社︰二十五家為一社。

    三十二年,慧星見ヾ。景公坐柏寢ゝ,嘆曰︰“堂堂!誰有此乎ゞ?”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諛甚。”景公曰︰“慧星出東北,當齊分野々,寡人以為憂。”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賦斂如弗得,刑罰恐弗勝,星將出ぁ,慧星何懼乎?”公曰︰“可禳否あ?”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萬數,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眾口乎?”是時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諫之。

    ヾ見︰同“現”。古人認為慧星出現是不吉之兆。ゞ柏寢︰齊景公新建之台,在今山東廣饒縣境。ゞ景公恐怕災禍將至,自己不能長久享樂,所以嘆息堂皇的柏寢台不知落入誰手。々分野︰古代天文學把天上十二星次之域與地上州、國位置對應,相對某星次的地面位置叫分野。ぁ(b i,倍)星︰又作“孛星”,其出為客星相侵,不吉。如《天官書》載︰“朝鮮之拔,星于河戌;兵征大宛,星招搖。”あ禳︰除邪消災的祭祀。

    四十二年,吳王闔閭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魯陽虎攻其君,不勝,奔齊,請齊伐魯。鮑子諫景公ヾ,乃囚陽虎。陽虎得亡,奔晉。

    ヾ鮑子諫辭大意是︰魯國上下還算和睦,又無天災,伐魯難以取勝。陽虎親富不親仁,縱容他必害齊國。詳見《左傳•定公九年》。

    四十八年,與魯定公好會夾谷。犁曰︰“孔丘知禮而怯,請令萊人為樂,因執魯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魯ヾ,懼其霸,故從犁之計。方會,進萊樂,孔子歷階上,使有司執萊人斬之,以禮讓景公ゝ。景公慚,乃歸魯侵地以謝,而罷去。是歲,晏嬰卒。

    ヾ害︰擔心。ゝ讓︰責備。

    五十五年,範、中行反其君于晉,晉攻之急,來請粟。田乞欲為亂,樹黨于逆臣,說景公曰︰“範、中行數有德于齊,不可不救。”乃使乞救而輸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子死ヾ。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賤,無行,諸大夫恐其為嗣,乃言願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事,又愛荼母,欲立之,憚發之口,乃謂諸大夫曰︰“為樂耳,國何患無君乎?”秋,景公病,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為太子,逐群公子,遷之萊。景公卒,太子荼立,是為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誅,皆出亡。荼諸異母兄公子壽、駒、黔奔衛,公子駔、陽生奔魯。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與埋,三軍事乎弗與謀ゝ,師乎師乎ゞ,胡黨之乎々?”

    ヾ︰通“嫡”、菡子︰正妻所生之子。ゝ此二句意為︰景公葬禮五公子未能參加,國家軍事五公子未能參與策劃。是諷刺晏孺子及高、國迫害群公子。ゞ師︰眾,指五公子的追隨者。々黨︰處所。本句意為︰五公子逃亡了,他們的追隨者到何處去呢?。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偽事高、國者,每朝,乞驂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謀作亂。”又謂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發,先之。”大夫從之。六月,田乞、鮑牧乃與大夫以兵入公宮,攻高昭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公師敗,田乞之徒追之,國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子。晏圉奔魯。八月,齊秉意茲ヾ。田乞敗二相,乃使人之魯召公子陽生。陽生至齊,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ゝ,幸來會飲。”會飲,田乞盛陽生橐中ゞ,置座中央,發橐出陽生,曰︰“此乃齊君矣。”大夫皆伏謁々。將與大夫盟而立之,鮑牧醉,乞誣大夫曰︰“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鮑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ぁ?”諸大夫相視欲悔,陽生前,頓首曰︰“可則立之,否則已。”鮑牧恐禍起,乃復曰︰“皆景公子也,何為不可!”乃與盟,立陽生,是為悼公。悼公入宮,使人遷晏孺子于駘,殺之幕下あ,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賤而孺子少ぃ,故無權,國人輕之。

    ヾ齊秉意茲︰據《左傳•哀公六年》,應為“齊秉意茲奔魯”。ゝ常之母︰田嘗菽的母親,即田乞的妻子。魚菽之祭︰比較菲薄的祭祀,無三牲珍鮮之供,只有齊國土產的魚、豆等。古代家中祭事由主婦備辦,所以說“常之母有魚菽之祭”。ゞ橐(tu ,駝)︰無底的口袋。々伏謁︰古人席地而坐,就地伏身拜見叫伏謁。ぁ景公之命︰指景公臨終命立少子荼。あ幕︰帳幕。據《左傳•哀公六年》載,流放晏孺子並未到達目的地駘,在半路上設置帳幕,將其殺死在幕中。ぃ故︰本來。

    悼公元年,齊伐魯,取、闡。初,陽生亡在魯,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歸即位,使迎之。季姬與季魴侯通,言其情,魯弗敢與,故齊伐魯,竟迎季姬。季姬嬖,齊復歸魯侵地。

    鮑子與悼公有,不善。四年,吳、魯伐齊南方,鮑子弒悼公,赴于吳。吳王夫差哭于軍門外三日ヾ,將從海入討齊。齊人敗之,吳師乃去。晉趙鞅伐齊,至賴而去。齊人共立悼公子壬,是為簡公。

    ヾ諸侯間哭吊死者的禮節。

    簡公四年春,初,簡公與父陽生俱在魯地,監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ヾ。田成子憚之,驟顧于朝ゝ。御鞅言簡公曰︰“田、監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弗听。子我夕ゞ,田逆殺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遺守囚者酒々,醉而殺守者,得亡。子我盟諸田于陳宗ぁ。初,田豹欲為子我臣,使公孫言豹,豹有喪而止。後卒以為臣,幸于子我。子我謂曰︰“吾盡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對曰︰“我遠田氏矣あ。且其違者不過數人,何盡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禍子。”子行舍于公宮。

    ヾ為政︰主持政務。ゝ在上朝時屢屢回頭看監止(子我)。表示田成子(常)對監止的戒備之心很重。ゞ夕︰古代早朝叫朝,晚朝叫夕。々囚︰指田逆。囚徒病了,看守就會放松警惕,家屬借控監之機,送酒給看守喝。ぁ陳宗︰田氏族長之家。田氏即陳氏,田、陳音近而通。あ遠田氏︰是田氏疏遠的旁支。言外之意是︰“我不能成為田氏的宗長。”這是婉言辭絕子我。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閉門。宦者御之,子行殺宦者。公與婦人飲酒于檀台ヾ,成子遷諸寢ゝ。公執戈將擊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將除害也ゞ。”成子出舍于庫々,聞公猶怒,將出ぁ,曰︰“何所無君!”子行拔劍曰︰“需あ,事之賊也ぃ。誰非田宗い?所不殺子者有如田宗ぅ。”乃止。子我歸,屬徒攻闈與大門う,皆弗勝,乃出。田氏追之。豐丘人執子我以告,殺之郭關 。成子將殺大陸子方,田逆請而免之。以公命取車于道,出雍門 。田豹與之車,弗受,曰︰“逆為余請,豹與余車,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讎,何以見魯、衛之士。”

    ヾ檀台︰台名,其址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ゝ寢︰寢宮,君主的正式居所。ゞ言外意為︰不需要抵抗,並非要謀害國君。々庫︰古代收藏武器兵車的處所。ぁ出︰逃亡國外。あ需︰遲疑猶豫。ぃ事之賊也︰指害事。い本意是︰我們這些起事的人,都是田氏族人。言外意是︰你逃亡了我們大伙兒怎麼辦呢?ぅ這句是發誓的話,其意為︰(你自己逃亡,拋下大家不管,)我如不殺死你,田氏祖宗會看見(而懲罰)我的。う屬︰聚結集合。闈︰宮中小門。 郭關︰齊郭門。 雍門︰齊都臨淄城北門。

    庚辰,田常執簡公于T州。公曰︰“余蚤從御鞅言ヾ,不及此。”甲午,田常弒簡公于T州。田常乃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專齊之政,割齊安平以東為田氏封邑ゝ。

    ヾ蚤︰通“早”。ゝ封邑︰國君賜給卿大夫的封地。

    平公八年,越滅吳。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積立。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貸立。田會反廩丘。

    康公二年,韓、魏、趙始列為諸侯。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遷康公海濱ヾ。

    ヾ據《田敬仲完世家》,遷康公于海濱事在康公十四年。

    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ヾ。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強于天下。

    ヾ絕其祀︰祭祀滅絕。喻指政權結束。

    太史公曰︰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瑯邪ヾ,北被于海ゝ,膏壤二千里,其民闊達多匿知ゞ,其天性也。以太公之聖,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々,固大國之風也!

    ヾ屬︰連接。ゝ被︰到。ゞ知︰同“智”。匿智︰深沉多智。々洋洋︰盛大的樣子。


如果你對史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史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