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類別︰史部 作者︰(漢)司馬遷 書名︰史記

    王學孟 譯注

    【說明】

    這一篇是魏豹、彭越的合傳。《史記》中的合傳,多以類相從。他們都曾在魏地,都曾“固賤”,“

    南面稱孤”,心懷二志導致身首異地︰這是他們命運的相似之處。但是,作者對二人的處理,其筆法卻有

    明顯的差異。

    首先,是詳略不均。敘魏豹略,有如蜻蜓點水,筆墨極省。寫彭越詳,婉若潑墨成畫,筆墨飽和而酣

    暢,是極富功力的。

    彭越出身江洋大盜,卻極富軍事才能。起初“少年”勸他起事,他以“兩龍相斗,且待之”而拒絕。

    一年後,在“澤間少年”及其眾人強請之下方才答應。面對一伙烏合之眾,他以“後期者斬”予以約束;

    以“誅最後者一人”殺一儆百,震懾了這伙亡命之徒。作者通過幾個特定的細節,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和

    卓越的軍事才能。

    其次,是側重點不同。寫魏豹側重于反復無常,時反時從。酈生說魏豹一節,則通過魏豹之口,道出

    漢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禮節”的待人態度,正與豹之反復叛漢為因果。寫彭越重在記述其功。從

    沛公擊昌邑始,他就助漢擊楚,于濟陰大破楚軍,得魏地十余城。其後又復下昌邑二十余城,“得谷十余

    萬斛,以給漢王食”。最後率師大會垓下,攻破楚軍,立為梁王。他“席卷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

    有聞矣”。太史公的贊語,對功名聞天下的彭越是十分中肯的。

    《史記》中的許多故事寫得悲壯慘烈,從而帶有濃重的悲壯色彩和悲壯的氣氛,形成悲劇性的歷史人

    物。彭越以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攻城略地,屢立戰功,不怕挫折,輾轉南北,一生轟轟烈烈,僅僅因漢王

    征兵未親自前往,就獲罪漢王,又被呂後設下圈套,遭到夷其宗族的可悲下場。作者給予悲壯美的描寫,

    產生悲壯美的效果。而魏咎,在兵臨城下的緊迫關頭,他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著想,提出降服條件,談

    判成功後自焚而死,給人以氣概豪邁、悲壯慷慨的感受。

    【譯文】

    魏豹,原是六國時魏國的公子。他的哥哥叫魏咎,原來魏國時被封為寧陵君。秦國滅亡魏國,就把他

    放逐外地廢作平民百姓。陳勝起義稱王,魏咎前往追隨他。陳王派魏國人周市帶兵奪取魏國的土地,魏地

    被攻佔後,大家互相商量,想要擁立周市為魏王,周市說︰“天下混亂,忠臣才能顯現出來。現在天下都

    背叛秦國,從道義上講,一定要擁立魏王的後代才可以。”齊國、趙國各派戰車五十輛,協助周市做魏王。周市辭謝不肯接受,卻到陳國迎接魏咎。往返五次,陳王才答應把魏咎放回去立為魏王。

    章邯打敗陳王不久,于是進兵臨濟攻擊魏王,魏王派周市到齊國、楚國請求救兵。齊、楚派遣項它、

    田巴帶領著軍隊跟隨周市援救魏國。章邯竟然擊敗了援軍,殺死了周市,包圍了臨濟。魏咎為了他的百姓

    身家性命的安全,提出降服的條件。談判成功,魏咎就自焚而死。

    魏豹逃往楚國,楚懷王給了魏豹幾千人馬,回去奪取魏地。這時項羽已經打敗了秦軍,降服了章邯。

    魏豹接連攻克了二十多座城池。項羽就封魏豹做了魏王。魏豹率領著精銳部隊跟著項羽入關了。漢元年,

    項羽分封諸侯,自己打算佔有梁地,就把魏王豹遷往河東,建都平陽,封為西魏王。

    漢王回師平定了三秦,從臨晉率兵橫渡黃河,魏豹就把整個國家歸屬漢王,于是跟隨著漢王攻打彭城。漢王戰敗,回師滎陽,魏豹請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國後,就馬上斷絕了黃河渡口,背叛了漢王。漢

    王雖然听到魏豹反叛的消息,可是正在憂慮東邊的楚國,來不及攻打他,就對酈生說︰“你去替我婉言勸

    說魏豹,如果能說服他,我就封你為萬戶侯。”酈生就前去游說魏豹。魏豹婉轉地拒絕說︰“人生一世是

    非常短促的,就象日影透過牆壁的空隙那樣迅速。如今漢王對人傲慢而侮辱,責罵諸侯群臣如同責罵奴僕

    一樣,一點也沒有上下的禮節,我沒法忍耐著去見他。”于是漢王派韓信去攻打魏豹,在河東俘虜了魏豹

    ,讓他坐著驛站的車子押送到滎陽,把魏豹原有的國土改制為郡。漢王命令魏豹駐守滎陽。當楚軍圍攻緊

    的時候,周苛就把魏豹殺了。

    彭越,是昌邑人,別號彭仲。常在鉅野湖澤中打魚,伙同一幫人做強盜。陳勝、項梁揭竿而起,有的

    年輕人就對彭越說︰“很多豪杰都爭相樹起旗號,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來,咱們也效仿他們那樣干。”

    彭越說︰“現在兩條龍剛剛搏斗,還是等一等吧。”

    過了一年多,澤中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隨彭越,說︰“請你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拒絕說︰

    “我不願和你們一塊干。”年輕人們執意請求,才答應了。跟他們約好明天太陽出來集合,遲到的人殺頭。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遲到的有十多人,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當時,彭越很抱歉地說︰“我老

    了,你們執意要我當首領。現在,約定好的時間而有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只殺最後來的一個人。”

    命令校長殺掉他。大家都笑著說︰“何必這樣呢,今後不敢再遲到就是了。”于是彭越就拉過最後到的那

    個人殺了。設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眾人都大為震驚,害怕彭越,沒有誰敢抬頭看他。于

    是就帶領大家出發奪取土地,收集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沛公從碭北上攻擊昌邑,彭越援助他。昌邑沒有攻下來,沛公帶領軍隊向西進發。彭越也領著他的人

    馬駐扎在鉅野澤中,收編魏國逃散的士兵。項籍進入關中,分封諸侯後,就回去了,彭越的部隊已發展到

    一萬多人卻沒有歸屬。漢元年秋天,齊王田榮背叛項王,就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進軍濟陰攻打楚

    軍。楚軍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擊彭越,卻被彭越打得大敗。漢王二年春天,漢王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諸侯向東

    攻打楚國,彭越率領他的部隊三萬多人在外黃歸附漢王。漢王說︰“彭將軍收復魏地十幾座城池,急于擁

    立魏王的後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後代。”就任命彭越做魏國國相,獨攬兵權

    ,平定梁地。

    漢王在彭城戰敗,向西潰退,彭越把他攻佔的城池又都丟掉,獨自帶領他的軍隊向北駐守在黃河沿岸。漢王三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游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漢四年冬,項

    王和漢王在滎陽相持,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項王听到這個消息,就派曹咎駐守城皋,親自

    向東收復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歸復楚國所有。彭越帶著他的隊伍北上谷城。漢五年秋,項王的軍隊向

    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谷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漢王打了敗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軍。彭越說︰“魏地剛剛平定,還畏懼楚軍,不能前往。”

    漢王舉兵追擊楚軍,卻被項籍在固陵戰敗。便對留候說︰“諸侯的軍隊不跟著來參戰,可怎麼辦呢?”留

    候說︰“齊王韓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韓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戰功累累,當初您因

    為魏豹的緣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國的國相。如今,魏豹死後又沒有留下後代,何況彭越也打算稱王,而您

    卻沒有提早作出決斷,您和兩國約定︰假如戰勝楚國,睢陽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給彭相國為王;從

    陳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封給齊王韓信。齊王韓信的家鄉在楚國,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鄉。您能拿

    出這些土地答應分給二人,這兩個人很快就可以招來,即使不能來,事情發展也不致完全絕望。”于是漢

    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留候的策劃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著全部人馬在垓下和漢王的軍隊會

    師,于是大敗楚軍。項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

    漢六年(前201),彭越到陳地,朝見漢高祖。九年,十年,都來長安朝見。

    漢十年秋天,陳在代地造反,漢高帝親自率領部隊前去討伐,到達邯鄲,向梁王征兵。梁王說有病

    ,派出將領帶著軍隊到邯鄲。高帝很生氣,派人去責備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他的部將

    扈輒說︰“大王當初不去,被他責備了才去,去了就會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听從他的意見

    ,仍然說有病。梁王對他的太僕很生氣,打算殺掉他。太僕慌忙逃到漢高帝那兒,控告梁王和扈輒陰謀反

    叛。于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襲擊梁王,梁王不曾察覺,逮捕了梁王,把他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官吏審

    理,認為他謀反的罪證具備,請求皇上依法判處。皇上赦免了他,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向

    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後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路上遇見彭王,彭王對著呂後哭泣,親自分辯沒有罪

    行,希望回到故鄉昌邑。呂後答應下來,和他一塊向東去洛陽。呂後向皇上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

    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所以,我帶著他一起回來了。”于是,呂

    後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廷尉王恬開呈報請誅滅彭越家族,皇上就批準,于是誅殺了彭越,

    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太史公說︰魏豹、彭越雖然出身貧賤,然而他們象卷席子一樣,佔有了千里廣闊的土地,南面稱王,

    他們踏著敵人的血跡乘勝追擊,名聲一天天地顯揚。胸懷叛逆的心志,等到失敗,沒能殺身成名而甘當階

    下囚徒,以致本身被殺戮,為什麼呢?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尚且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恥,何況稱王道孤的人

    呢!他們之所以忍辱不死,沒有別的緣故,由于他們的智慧、謀略高人一籌,只擔心不能保全自身的性命。只要他們能掌握一點點權力,其政治風雲變幻,就能施展他們的作為,因此被囚禁起來而不逃避啊。

    【原文】【注解】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ヾ。其只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ゝ。陳勝之起王也,

    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ゞ,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々,其義必立魏王後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ぁ,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

    于陳,五反あ,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于臨濟。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于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

    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ぃ。約定,咎自燒殺い。

    ヾ諸公子︰貴族子弟。ゝ家人︰平民百姓。ゞ徇︰攻點,奪取。々畔︰通“叛”,背叛,叛亂。ぁ乘

    (sh ng,剩)古代一車四馬叫乘。此指兵車、戰車。あ反︰同“返”,返回。ぃ約降︰約定條件而

    後降。い燒殺︰焚身而死。

    魏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

    漢王還定三秦ヾ,渡臨晉,魏王豹以國屬焉,遂從擊楚于彭城。漢敗,還至滎陽,豹請歸視親病,至

    國,即絕河津畔漢ゝ,漢王聞魏豹反,東方憂楚,未及擊,謂酈生曰︰“緩頰往說魏豹ゞ,能下之々,吾

    以萬戶侯封若。”酈生說豹ぁ,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あ。令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

    臣如罵奴耳ぃ,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于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于河東,傳詣滎陽い,以豹國

    為郡。漢王令豹守滎陽。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ヾ還定三秦︰回師平定三秦,三秦,原秦地,後分封給雍王、塞王、翟王所治。ゝ絕︰斷絕。津︰渡

    口。ゞ緩頰︰婉言勸解或代人說情。々下︰引申為說服。ぁ說︰勸說,說服。あ白駒過隙︰極言光陰迅速

    ,就像日影透過牆壁的空隙一樣。白駒,猶日影。一說像駿馬飛馳過狹窄的通道。ぃ詈(l ,力)︰罵

    ,責罵。い傳(zhu n,賺)詣︰乘坐著驛站的車子到……去。傳︰驛車。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漁鉅野澤中ヾ,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桀相

    立畔秦ゝ,仲可以來,亦效之。”彭越曰︰“兩龍方斗,且待之。”

    ヾ漁︰打魚。ゝ桀︰優秀,杰出。

    居歲余,澤間少年相聚百余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願與諸君。”少年強

    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ヾ,後期者斬ゝ。旦日日出,十余人後,後者至日中。于是越謝曰︰“臣老,

    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令校長斬之。皆笑曰︰“何至是?請後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斬之ゞ,設壇祭々,乃令徒屬ぁ。徒屬皆大驚,畏越,莫敢仰視。乃行略地あ,收諸侯

    散卒,得千余人。

    ヾ旦日︰明天。ゝ後期︰誤期,遲到。ゞ引︰拉,拽過來。々壇祭︰在高台上祭奠。ぁ徒屬︰徒眾,

    眾屬。あ略︰攻佔,奪取。

    沛公之從碭北擊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彭越亦將其眾居鉅野中,收魏散卒。項籍

    入關,王諸侯ヾ,還歸,彭越眾萬余人毋所屬ゝ。漢元年秋,齊王田榮畔項王,(漢)乃使人賜彭越將軍

    印,使下濟陰以擊楚。楚命蕭公角將兵擊越,越大破楚軍。漢王二年春,與魏王豹及諸侯東擊楚,彭越將

    其兵三萬余人歸漢于外黃。漢王曰︰“彭將軍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後。今西魏王豹亦魏王咎從弟也

    ,真魏後。”乃拜彭越為魏相國,擅將其兵ゞ,略定梁地。

    ヾ王︰分封為王。ゝ毋︰無,沒有。ゞ擅︰專,獨攬。

    漢王之敗彭城解而西也,彭越皆復亡其所下城,獨將其兵北居河上。漢王三年,彭越常往來為漢游兵

    ヾ,擊楚,絕其後糧于梁地。漢四年冬,項王與漢王相距滎陽,彭越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項王聞之,

    乃使曹咎守城皋,自東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復為楚。越將其兵北走谷城。漢五年秋,項王之南走陽夏,彭

    越復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萬斛ゝ,以給漢王食。

    ヾ游兵︰流動出擊。ゝ斛︰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

    漢王敗,使使召彭越並力擊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漢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乃謂留侯曰︰“諸侯兵不從,為之奈何?”留侯曰︰“齊王信之立,非君王之意,信亦不自堅。彭越本

    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為魏相國,今豹死毋後,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ヾ。與此兩

    國約︰即勝楚,睢陽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國;從陳以東傅海ゝ,與齊王信。齊王信家在楚,此其意欲

    復得故邑。君王能出捐此地許二人ゞ,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漢王乃發使使彭越,如

    留候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會垓下,遂破楚。(五年)項籍已死。春,立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ヾ蚤︰通“早”。ゝ傅海︰沿海一帶土地。傅,通“附”。附著,靠近。ゞ捐︰拋棄,放棄。

    六年,朝陳ヾ。九年,十年,皆來朝長安。

    十年秋,陳反代地,高帝自往擊,至邯鄲,征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

    讓梁王ゝ。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ゞ。不如遂發兵反。”

    梁王不听,稱病。梁王怒其太僕,欲斬之。太僕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々,梁王

    不覺,捕梁王,囚之洛陽。有司治反形已具ぁ,請論如法あ。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西至鄭,逢呂

    後從長安來,欲之洛陽,道見彭王,彭王為呂後泣涕,自言無罪,願處故昌邑。呂後許諾,與俱東至洛陽。呂後白上曰ぃ︰“彭王壯士,今徒之蜀い,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于是呂後乃今其舍

    人告彭越復謀反ぅ。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う。上乃可,遂夷越宗族 ,國除 。

    ヾ朝︰朝拜,朝見。ゝ讓︰指責,責備。ゞ為禽︰被拘捕。禽,同“擒”。擒拿,捕捉。々掩︰乘人

    不備而進襲或逮捕。ぁ有司︰專管某一方面的官吏。反形已具︰謀反的證已具備。あ論如法︰依法判處。

    論,判罪。ぃ白︰下對上告訴,陳述。い徒︰遷移。ぅ舍人︰侍從或賓客。う奏︰進言或上書。族︰滅族。 夷︰誅殺,消滅。 國除︰封國被廢除。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卷千里ヾ,南西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ゝ。懷畔逆之意,乃

    敗,不死而虜囚ゞ,身被刑戮々,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ぁ,況王者乎!彼無異敵,智略絕人,獨患無

    身耳あ。得攝尺寸之柄ぃ,其雲蒸龍變い,欲有所會其度ぅ,以故幽囚而不辭雲。

    ヾ席卷︰像卷席一樣全部佔有。ゝ喋血︰形容經過激戰而流血很多。ゞ不死︰不自殺。々戮︰斬,殺。ぁ已︰通“以”。あ以上二句意思是說智慧、謀略高人一籌,只怕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ぃ尺寸之柄︰

    比喻極小的權力。柄︰權柄。い雲蒸龍變︰雲氣蒸騰,蛟龍變幻。比喻政治風雲變幻。ぅ會其度︰施展他

    們的作為,實現他們的願望。


如果你對史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史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