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辨可發汗證並治第十六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卿子 書名︰張卿子傷寒論

    大法。春夏宜發汗。

    春夏陽氣在外。邪氣亦在外。故可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然一時間許。亦佳。不可令如水流灕。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汗緩緩出。則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則邪氣不除。但亡陽也。陽虛為無津液。故不可重發汗。

    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

    汗多則亡陽。

    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

    聖濟經雲。湯液主治。本乎腠理壅郁。除邪氣者于湯為宜。金匱玉函曰。水能淨萬物。

    故用湯也。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爾。設利者。為大逆。硬為實。汗出而解何以故。脈浮當以汗解。

    經曰。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為大逆。便硬難。雖為里實。亦當先解其外。若下利藥。是為大逆。結胸雖急。脈浮大。猶不可下。下之即死。況此便難乎。經曰。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

    外台雲。里和表病。汗之則愈。


如果你對張卿子傷寒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張卿子傷寒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