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承氣湯類•六 調胃承氣湯(三)

類別︰子部 作者︰清•徐靈胎 書名︰傷寒論類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渣,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按:芒硝善解結熱之邪。大承氣用之,解已結之熱邪。此方用之,以解將結之熱邪。其能調胃,則全賴甘草也。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陰陽錯雜之癥,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與以和之。全詳雜方條。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此必發汗後無他癥,但現微寒、微熱,故止作虛實觀,否則安知非更有余邪,將復變他癥耶?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脈法無停字,疑似沉滯不起,即下微字之義。寸為陽,尺為陰。先振栗汗出而解。陰陽爭而復和。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當發其陽。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當和其陰。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與微弱不同,微弱則不當復汗下也。

    傷寒十三日不解,二候。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如大、小承氣之類。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此言下後之癥。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下非誤,下之法誤。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當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盡,仍宜更下。

    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以上皆類少陽癥。先其時自極吐下者,邪氣乘虛陷入。與調胃承氣湯。以滌胃邪。若不爾者,不可與。未經吐下,則邪在半表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此段疑有誤字。調胃承氣湯。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未經吐下,而心煩中氣實也。可與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外邪已解,內熱未清。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已吐而胃中仍滿,則非上越所能愈,復當下行矣。與調胃承氣湯。


如果你對傷寒論類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論類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