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湯原方加人參三兩煮服同前法。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煩渴不解,因汗多而胃液干枯,邪雖去而陽明之火獨熾、故用此以生津止汗,息火解煩。汗後諸變不同,總宜隨癥用藥。
傷寒若吐、若下後,前汗後,此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此四字為白虎對癥。
時時惡風,表邪未盡,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胃液已盡,不在經、不在腑,亦非若承氣癥之有實邪。因胃口津液枯竭;內火如焚,欲引水自救,故其象如此,與熱邪在腑者迥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熱在內。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此亦虛燥之癥。微惡寒,謂雖惡寒且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獨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惡寒,則不得用此湯矣。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無汗二字,最為白虎所忌。其表不解者,惡寒。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癥者,不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白虎加參湯,大段治汗、吐、下之後、邪已去而有留熱在于陽明。又因胃液干枯,故用之以生津解熱,若更虛羸,則為竹葉石膏湯癥矣。
壯火食氣。此方瀉火,即所以生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