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雜法方類•十二 烏梅丸(十七)

類別︰子部 作者︰清•徐靈胎 書名︰傷寒論類方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干姜(十兩)當歸(四兩)黃連(一斤)附子(六枚,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黃柏(六兩)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陽氣不衛。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髒厥,此癥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髒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此治久利之聖方也。其能治蛔,諸藥之性,當于《神農本草》中細細審辨,諸方盡然,不復一一俱載。


如果你對傷寒論類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論類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