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類別︰子部 作者︰明•方有執 書名︰傷寒論條辨

    大法。秋宜下。

    傷寒。冬病也。若謂可以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為大法。則三法者。其如寒之傷于冬何。

    而仲景傷寒之治。大法。實不外乎三者。然則三言之意。豈不與仲景之旨相矛盾乎。嗟乎。仲景之言。經也。權在其中。三言者。不知為誰。經不經。權不權。揭三篇條目之首。與傷寒例。

    妄六經前之逆同。傷寒例以當簡篇前也。故削之。削之則叛經之跡泯。而三言者。以皆揭條冊首。不能削。只得存之。存之亦亂經之罪著。著與泯皆所以為狂妄戒也。後之覽者。宜鑒于斯。

    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亦叔和語。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三部脈皆平。血氣和可知矣。心下硬。實也。所以急也。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下之。與大承氣湯。

    不欲。猶惡也。宿。陳久也。猶世俗所謂積也。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承上文復設問答。言脈以申明之之意。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條亦承上文。又以脈之變者言。以詳明之之意。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實者。邪氣甚之謂也。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其。期也。謂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大承氣湯。

    沉以候陰。再言沉者。謂深沉在里陰之意也。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雙弦。謂左右皆然也。弦則為陰。遲則為寒。心下硬者。謂客寒結滯于膈也。大為陽虛。緊為陰勝。陽以腑言。陰以寒言。謂陰寒之邪。內實于胃腑也。


如果你對傷寒論條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論條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