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六氣變用篇第三(舊經) 求癸丑年七十二候(新添)

類別︰子部 作者︰金•劉完素 書名︰素問要旨論

    \r舊經七十二候之圖\pt166a22.bmp\r演紀開元十二年甲子歲正月一日己酉朔,積至今明昌四年,積得四百七十年。減一,乘歲周,分乘之,得一十七萬一千二百九十九日二十四分八十四秒,去天紀,命己酉,外得戊申日交司日辰及分,(六十去之。)外有□。置大寒五十九日二十四分八十四秒,加候策五日零七分二十八秒,滿六去之。假令癸丑年大寒交司,五十九日二十四分八十四秒,加候策五日零七分二十八秒,得六十四日三十二分一十二秒,命己酉,得癸丑日。鷙鳥厲疾,大寒氣下,乃雞始乳也。此鷙鳥厲疾者,大寒後五日。

    經曰:何謂氣?岐伯曰:上帝所秘,先師傳之。日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歲者謂之期,四期謂一小周,十五小周為一大周,乃六十年也。凡此之數,九六為之紀也,故經曰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生化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者,分紀也。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曲成一歲,積氣余而盈潤矣。然晝夜日行天之一度,月行十三度零十九分之後也。(後載法在用針補瀉內,出八正神明論中。)然五星者,皆屬地,體循天而右行也。南面東轉,北面西行,故曰天順地而左旋,地承天而右行矣,是日行遲而月行疾也。

    凡太陽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日行一度,一年行一周天。月一日行十三度有奇,二十九日行一周天,日方行二十九度。此之比月,則月已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則反少七度,而不及日也。又加半日,則同宮而為一月。《陰陽說》謂:月之行,月有前後,遲速分等,周天常準,則有大小盡之異也。本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荊樸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故日行天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月二十七日行一周天,更二日半行,乃日與月相會,成一月。計日二十九度半,在人二十九日半,合個二十九度半,共五十九日,故月有大盡有小盡。一歲日共行三百五十四度,在人計三百五十四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成人間一年,今只行三百五十四度,在人計三百五十四日,余卻一十一度四分度之一,計一十一日三時辰,故三年一閏,五年而再閏,十九年七閏,方成一章。至八十章,然後盈虛之數盡而復始。


如果你對素問要旨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素問要旨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