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補劑上 甘草

類別︰子部 作者︰清•沈金鰲 書名︰要藥分劑

    味甘。性平。無毒。正稟土中陽氣而生。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白術、苦參為使。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惡遠志。忌豬肉。

    【主治】主五髒六腑寒熱邪氣。堅筋力。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本經)溫中。

    下氣【歸經】入肝脾二經。通入十二經。為調和之品。(兼瀉劑能調百藥專解百毒)【前論】丹溪曰。甘草味甘。大緩諸火。東垣曰。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者。

    宜用之得其平。仲淳曰。凡解毒必入甘草。蓋諸毒遇土則化。甘草為土精。故能化毒。解一切邪氣。綱目曰。甘草頭生用。能行肝胃二經瘀濁之血。消腫導毒。甘草梢生用。治胸中積熱。去睫中痛。加酒煮延胡索、苦楝子尤妙。李言聞曰。欲達下焦。須用梢子。

    鰲按、甘草功用甚多。各本草所詳亦甚繁而難記。因總括前賢箋記而舉其要如左。甘草入和邪熱能協和諸藥。使不相爭。資其土氣而生肌。藉其甘味而止痛。通行十二經脈而益精養氣。壯骨和筋。故有國老之稱。而為九土之精也。

    【禁忌】經疏曰。凡中滿人。嘔家。酒家。諸濕腫滿。及脹滿病。均忌。

    【炮制】綱目曰。生用則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炙用則補三焦元氣而解表寒。炙法用長流水


如果你對要藥分劑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要藥分劑》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