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苦酸咸。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升麻、松脂為使。惡烏頭。忌鹽。
【主治】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魘寐。(本經)療傷寒溫疫。
心。熱悶。赤痢。(海藏)猝中惡心痛。筋骨中風。心風煩悶。中風失音。(孟詵)涼心。
黑陷。消癰化膿。定驚。明目。能消胎氣。(備要)【歸經】入心肝二經。兼入胃經。為徹上徹下。散邪清熱。涼血解毒之品。
【前論】宗曰。鹿用茸。犀用尖。其精銳之力。盡在是也。時珍曰。五髒六腑。皆稟氣于故能入陽鰲按、犀性走散。比諸角尤甚。故能清心鎮肝。入胃而化血解熱消毒也。
【禁忌】經疏曰。能消胎氣。孕婦忌食。痘瘡氣虛無大熱。傷寒陰癥發躁。脈沉細。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