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春王正月,城楚丘。孰城?城衛也。曷為不言城衛?滅也。孰滅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也。然則孰城之?桓公城之。曷為不言桓公城之?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諸侯之義,不得專封。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實與之何?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力能救之,則救之可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哀姜者何?莊公之夫人也。
虞師,晉師滅夏陽。虞微國也,曷為序乎大國之上?使虞首惡也。曷為使虞首惡?虞受賂,假滅國者道。以取亡焉。其受賂奈何?獻公朝諸大夫而問焉,曰︰「寡人夜者寢而不寐,其意也何?」諸大夫有進對者曰︰「寢不安與?其諸侍御有不在側者與?」獻公不應。荀息進曰︰「虞、郭見與?」獻公揖而進之,遂與之入而謀曰︰「吾欲攻郭,則虞救之,攻虞則郭救之,如之何?願與子慮之。」荀息對曰︰「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君何憂焉?」獻公曰︰「然則奈何?」荀息曰︰「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則寶出之內藏,藏之外府,馬出之內廄,系之外廄爾,君何喪焉?」獻公曰︰「諾。雖然宮之奇存焉,如之何?」荀息曰︰「宮之奇知則知矣。雖然虞公貪而好寶,見寶必不從其言,請終以往。」于是終以往,虞公見寶許諾。宮之奇果諫︰「記曰︰『唇亡則齒寒。』虞、郭之相救,非相為賜,則晉今日取郭,而明日虞從而亡爾,君請勿許也。」虞公不從其言,終假之道以取郭,還四年,反取虞。虞公抱寶牽馬而至。荀息見曰︰「臣之謀何如?」獻公曰︰「子之謀則已行矣,寶則吾寶也,雖然吾馬之齒亦已長矣。」蓋戲之也。夏陽者何?郭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郭?國之也,曷為國之?君存焉爾。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澤。江人、黃人者何?遠國之辭也。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大國言齊、宋,遠國言江、黃,則以其餘為莫敢不至也。
冬十月,不雨。何以書?記異也。
楚人侵鄭。
【 譯文】
魯僖公二年,春天,周歷正月,在衛國楚丘這個地方築城。為誰築城?為衛國築城。為什麼不說為衛國築城呢?因為衛國滅亡了。誰滅了衛國?大概是狄人滅了衛國。為什麼不說狄人滅了衛國呢?這是為了替齊桓公避諱。為什麼替齊桓公避諱?因為上面沒有賢明的天子,下面沒有一方諸侯之長,天下的諸侯有互相吞並的現象,齊桓公不能救援,那麼他會感到很恥辱。既然這樣,那麼是誰替衛國築城呢?是齊桓公替衛國築城。為什麼不說齊桓公為衛國築城呢?因為不贊成諸侯自專,隨意封給別人土地或稱號。為什麼不贊成呢?實際上是贊成的,但文字上不能說贊成。文字上為什麼不能說贊成呢?因為從諸侯的名義來說,是不能自專,不能隨意封給別人土地或稱號的。既然從諸侯的名義來說是不能自專,不能隨意封給別人土地或稱號的,那麼這里說實際土贊成這種做法是什麼意思?因為上無賢明的天子,下無一方諸侯之長,天下的諸侯有相互吞並的事,有力量救援他們的,去救援他們是允許的。
夏天,五月,辛巳這天,安葬魯國國君夫人哀姜。哀姜是什麼人?是魯莊公的夫人。
虞國軍隊和晉國軍隊滅了夏陽。虞國是很小的國家,為什麼把它排在大國的前面呢?為了使虞國成為滅夏陽的首惡。為什麼要使虞國成為首惡呢?虞國接受賄賂,借道路給滅亡別國的侵略者而自取滅亡。虞國怎樣接受賄賂呢?晉獻公有一天在朝廷上召見大夫們,並間他們︰“我每天夜里都睡不著覺,是什麼原因呢?" 大夫中有人上前回答說︰“國君睡不安穩,恐怕是侍妾中有心愛的人不在身邊吧?”獻公不吭聲。大夫荀息走上前說︰“國君心里是不是在想著虞國和郭國呢?”晉獻公向荀息作了一揖,並召他上前來,接著又和他走進內殿謀劃。獻公說︰“我想攻打郭國,虞國就會去救它;攻打虞國,郭國也會去救它。怎麼辦才好呢?很想和您研究這件事。”荀息回答說︰“國君如果能用我的計謀,那麼今天奪取了郭國,明天就能奪取虞國了,您還有什麼憂慮呢?”獻公說︰“那麼該怎麼做呢?”荀息說︰“請帶上屈產的寶馬和垂棘的白璧到虞國去一趟,這兩個國家就一定可以得到了。這樣做,寶貝只是從內庫拿出來,收藏在外庫里;良馬不過從內廄牽出來,系在外廄罷了,您會有什麼損失呢?”獻公說︰“好!雖然這樣,但是虞國賢臣宮之奇還在呀,怎麼辦呢?”荀息說︰“宮之奇聰明確實聰明,雖然這樣,但是虞公卻很貪婪,並十分喜愛寶物,一看見這些寶貝,必定不會听從宮之奇的規勸,請依舊帶上寶馬白璧前去。”就這樣,依舊帶上寶馬白璧去了。虞公看見這些寶物,對晉國的要求滿口答應。宮之奇果然規勸虞公說︰“史書上說‘嘴唇沒有了,那麼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虞國和郭國是相互救助的關系,不是相互恩惠的關系,假如晉國今天奪取了郭國,那麼明天虞國就跟著滅亡了,請國君千萬不要答應晉國的借道的要求。”虞公不听從宮之奇的話,終于借道路給晉國,讓它奪取了郭國。晉國奪取郭國回來,過了四年,又返回去奪取了虞國。虞公抱著白璧牽著寶馬來到晉國,荀息看見了說︰“我的計謀好不好?”獻公說︰“你的計謀是已經實現了,寶貝還是我的寶貝,只是我的寶馬年歲又長大了。”大概這是戲謔荀息吧。夏陽是什麼地方?是郭國的一座城邑,為什麼不說是郭國的城邑呢?是把它當成一個國家。為什麼把它當成一個國家呢?因為有國君在那里。
秋天,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在貫澤這個地方盟會。“江人”“黃人”是什麼意思?這是表示遠方國家的語言。遠方的國家來參加盟會,那麼中原地區各諸侯國為什麼只說齊國宋國來盟會呢?因為大國只要說到齊國宋國,遠方的國家只要說到江國黃國,那麼其他各國就沒有敢不參加盟會的了。
冬天,十月,不下雨。為什麼記載這件事?記載怪異現象。
楚國軍隊侵犯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