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春,取濟西田。惡乎取之?取之曹也。曷為不言取之曹?諱取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則其言取之曹何?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諸侯也。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諸侯,則何諱乎取同姓之田?久也。
公子遂如晉。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曷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三卜何以禮?四卜何以非禮?求吉之道三。 嘗不卜,郊何以卜?卜郊非禮也。卜郊何以非禮?魯郊非禮也。魯郊何以非禮?天子祭天,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無所不通。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內者,則不祭也。曷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禮也,免牛,非禮也。免牛何以非禮?傷者曰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則曷祭?祭泰山河海。曷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潤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河海潤于千里。猶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書?譏不郊而望祭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來求婦。其言來求婦何?兄弟辭也。其稱婦何?有姑之辭也。
狄圍衛。
十有二月,衛遷于帝丘。
【 譯文】
魯僖公三十一年,春季,魯國取得了濟水以西的土地。是從哪里取得土地的?是從曹國取得的。為什麼不說是從曹國取得土地的呢?避諱取同姓國家的土地。這里並沒有提及討伐曹國的事,那麼為什麼說是從曹國取得土地的呢?晉文公拘捕了曹伯,將他侵佔的土地分給各諸侯國。既然是晉文公拘捕了曹伯,將他侵佔的土地分給各諸侯國,那麼為什麼還要避諱取同姓國家的土地呢?因為這時離晉文公拘捕曹伯的時間已經比較久了。
公子遂到晉國去。
夏季,四月,魯國四次佔卜郊祭的日期,都不吉利,就“免牲”。“猶三望”。為什麼有時說三次佔卜,有時說四次佔卜呢?佔卜三次是合于禮的,佔卜四次就不合于禮。佔卜三次為什麼合于禮,佔卜四次為什麼就不合于禮呢?因為求吉日的規矩就是只能佔卜三次。祭祀祖先和宗廟的秋祭都不用佔卜日期,祭天的郊祭為什麼要佔卜日期呢?佔卜祭天的日期是不合于禮的。佔卜祭天的日期為什麼不合于禮?因為魯國舉行祭天的郊祭是不合于禮的。魯國舉行祭天的郊祭為什麼不合于禮呢?因為只有周天子才能祭天,諸侯只能祭土。周天子在祭天時還有祭祀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名山大川等事宜,是無所不至的。對于諸侯來說,凡是不在自己封疆里的名山大川,就不能祭祀。
為什麼有時說“免牲”,有時說免牛呢?說“免牲”是合于禮的,說免牛是不合于禮的。為什麼說免牛是不合于禮的呢?因為只有傷殘不能用于祭禮的牛才叫它牛。
“三望”是什麼意思?就是遙望山川祭祀。那麼主要祭祀什麼呢?祭泰山、黃河和大海。為什麼要祭泰山、黃河和大海呢?因為凡是能滋潤方圓百里的名山大川,周天子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祭祀它們。而能夠從石縫中產生雲氣,這些雲氣一點一點匯聚起來,不到一早晨就能形成大雨普降天下的名山,只有泰山罷了。黃河和大海都是能夠潤澤千萬里的,因此要祭祀它們。“猶”是什麼意思?就是與神靈的勾通可以停止了。為什麼要記載魯國這些事呢?為了譴責魯僖公在不能舉行祭天的郊祭時又舉行對山川的望祭。
秋季,七月。
冬季,祀伯姬來魯國為兒子求媳婦。這里說來魯國為兒子求媳婦是什麼意思?這是兄弟國家之間的說法。這里稱媳婦是什麼意思?這是表示有婆家的說法。
狄人圍攻衛國。
十二月,衛國遷都到帝丘這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