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為兒童時,嘗聞祖母集慶郡 【東軒有『太守陳』三字。】 夫人言︰江南有國日,有縣令鍾離君,與鄰縣令許君結姻。鍾離女將出,適買一婢以從嫁。一日,其婢執箕 治地,至堂前,熟視地之 處,惻然泣下。鍾離君適見,怪問之,婢泣曰︰『幼時我家父于此穴地為球窩,道我戲劇,歲久矣,而 處未改也。』鍾離君驚曰︰『而父何人?』婢曰︰『我父乃兩政 【東軒作『孝』。】 前縣令也。身死家破,我遂落民間,而更賣為婢。』鍾離君遽呼牙會 【東軒作『儈』。】 問之,復質于老吏,具得其實。是時,許令子納采有日,鍾離君遽以書抵許令,而止其子,且曰︰『吾買婢得前令之女,吾特憐而悲之。義不可久辱,當輟吾女之奩篚,先求婿以嫁前令之女也。更俟一年,別為吾女營辦嫁資,以歸君子,可乎?』許君答書曰︰『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君何自專仁義?願以前人 【東軒作『令』。】 之女配吾子,然後君別求良奧以嫁君女。』于是前令之女卒歸許氏。祖母語畢,嘆曰︰『此等事,前輩之所常行,今則不復見矣。』余時尚幼,恨不記二令之名,姑書其事,亦足以激天下之義夫。 【並東軒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