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
見圖
太極圖說
未有天地之時混沌如雞子溟朧佳籃杳勺堂熱 謇 吞 患 幸蒼 家 【前律歷志】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是太初太一也老子道生一即此太極也 【易系疏】
太極極盡之稱 【紀瞻傳】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易系】
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 【莊子】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湟鹺隙 鵡窘鶩廖迤 巢妓氖斃醒晌逍幸灰躚粢慘躚粢惶 蔡 疚藜 參逍兄 哺饕黃湫暈藜 娑 逯 詈隙 q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浠 鈦 【周子通書】
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則天地有太極在萬物則萬物中各有太極 太極只是極好至善底道理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 太極便是性動靜陰陽是心金木水火土是仁義禮智信化生萬物是萬事 【文公語錄】
兩儀兩曜之圖
見圖
兩儀圖說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疏雲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一氣既分之後陽氣居上為天陰氣居下為地居上者輕清居下者重濁有如止水于是天地位焉乃謂之兩儀 【易系疏】
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也 【說文】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 【中庸】
天形如雞子天大地小表里有甑爻似 廝 ˇ煸巳緋奠敝 【渾天儀】
天形穹窿如笠而地之表浮元氣之上譬覆奩以抑水而不流者氣充其中也 【虞m穹天論】
天圓如倚蓋地方如尸句天旁轉半在地上半在地下 【晉天文志】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 【素問】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瀋裼諤焓ж詰靨烊嶄咭徽膳坦湃粘チ徽扇鞜送虯飼 晏焓 叩厥 釓坦偶 ス 鷯諞淮τ誥毆侍烊Д鼐磐蚶 【三五歷紀】
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 【湯問】
兩曜圖說
日者太陽之精積而成鳥象烏陽之類其數奇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其數耦 【張衡靈憲】
月為陰精日為陽精故周髀雲日猶火月猶水火則施光水則含影月光生于日所照魄生于日所蔽 【一雲F于向日魄生于背日】
當日則光盈近日則明盡 【考靈曜】
陽燧見日則燧而為火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注)方諸陰燧大蛤也熟磨拭令熱月盛時以向月下則水生以銅盤受之下水數滴許慎注雲方石也諸珠也 【淮南子】
日中有 烏謂三足烏 【淮南子】
大荒之中D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烏 【山海經】
堯時十日並出草木 菀 嘌鏨涫 罩釁渚盼誚運藍橛鷚 【淮南子】
佛氏言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或言月中蟾桂地影空處水影也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系于陽也 【雜俎】
羿得不死之藥于西王母 鵯災 員莢率俏 蛤 【張衡靈憲】
月中仙人桂樹 【御覽】
七政之圖
見圖
(金)(日)同南北行為嬴分南北次為縮出早為月食出晚為天妖(木)星所在國不可伐可以伐人(水)星出早為日食出晚為彗四時不出則饑(火)行一舍二舍為不祥東行疾兵聚東方西行疾兵聚西方(填)星失次而上一舍為大水下二舍有後戚五緯之 br />
璇璣玉衡圖
見圖
(隋志雲)璣衡者以北斗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正義雲)璣徑八尺圜周二丈五尺以璇飾之而運乎上衡為橫簫長八尺孔徑一寸以玉為飾下端望之以視星辰轉璣窺衡是也漢以來謂之渾天儀其術以為地居中而天周焉後言天者皆祖之
十二宮分野所屬圖
見圖
【史記曰】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漢書注雲二十八宿各主諸侯分野
詩雲
子在寶瓶齊青位丑當磨竭越楊州寅中人馬燕幽地卯臨天蠍宋豫求辰屬天秤鄭兗分巳為雙女楚荊□午周三河屬獅子未居巨 秦雍留申魏益州陰陽位酉趙冀州為金牛戍有白羊魯徐郡亥為雙魚衛並收
十二次日月交會圖
見圖
【尚書曰】歷象日月星辰注雲辰日月所會謂日月交會于十二次也故左傳曰日月之會是謂辰注雲一歲日月十二會所會為辰十一月辰在星紀十二月辰在玄枵之類是也
詩曰
析木本居寅火卯壽星辰三鶉巳午未實沈居在申梁酉降婁戍坭招羌統旅洗夯 凵崮媸 浦新 br />
二十八宿
見圖
【隋天文志】庖犧氏仰觀俯察以天之二十八宿周于圓穹之廣以麗十二位也隨天而轉謂之經星史天官書曰東宮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鳥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咸池奎婁胃昴畢觜參北宮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注雲天星有龍虎烏龜之形四方皆有七宮各成一形東方成龍形西方成虎形南方成鳥形北方成龜形也
晦朔弦望
見圖
【漢律歷志】日有晦朔月有弦望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朔望中一日為上弦望晦中一日為下弦日屬陽月屬陰陰常為陽消鑠自月初月從右行漸離于日而明漸生至初七八明半見如弓弦故謂上弦至十五月去日最遠故得全其明日月相望謂之望月半後則漸近日左畔而明漸消至二十二三僅存半明亦如弓弦故謂下弦至三十日日月相合月為日消盡謂之晦按紫微垣星圖一凡三十七名一百八十三星布列渾象之北上規所以正天地之南北也北斗七星在垣內所以正四時也史志曰中宮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北極北辰之最尊者也其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迭曜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舊說皆以紐星即天極在正北為天心不動今驗天極亦晝夜運轉其不移處乃在天極之內一度有□故渾象杠軸正中置之不動以象天心也自天極外諸星皆隨渾象運轉以象列宿隨天左旋也天有二十八宿為十二次舍布列四方三百六十五度有畸而天極亦具其數古人所謂天形如蓋即天心為蓋之杠軸列舍如蓋之髦岱植際 紊嶂 仁 瞎 旒 氏煉 芰猩岵妓姆焦世 枰脖倍菲 撬 借 嵊窈庖雲肫噠 咭 【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 杓攜龍角 【杓斗柄也龍角東方星薦□也】 衡中南斗 【衡斗中尖星也】 魁□參首
【斗第一星為魁】 用昏建者杓 【斗第七星為杓斗之尾也】 夜半建諸衡 【假□杓昏建于寅則夜半衡亦建寅】 平旦建者魁斗為帝車運于中央照臨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故揚子雲雲日一南而萬物死 【謂夏至以後日窮南陸一反南道 陰漸長則萬物所以死也】 日一北而萬物生 【謂冬至以後日窮北陸一反北道 陽漸長萬物所以生】 斗一北而萬物虛 【謂立冬以後斗杓建亥自亥之後陰主于時萬物以斂故曰虛】 斗一南而萬物盈 【謂立夏後斗建巳自巳之後陽主于時萬物單盛故曰盈】 日之南也右行而左旋斗之北也左行而右旋 【日則迎天右行謂春行西方歷十星而南秋行東方歷七星而北始行西方故曰右行也還從東方故雲左旋也斗則隨天而行春指東方歷三辰而南秋指西方歷三辰而北始指東方故雲左行還從西方故雲右還也】 由是言之天形垠晝夜不息所以分節候運寒暑日與斗建相推移于上而成歲功于下也所以著于圖象者欲俯仰之參合先天而 務也然則渾象人居天外故俯視之星圖人在天里故仰觀之二者相戾蓋俯仰之異也
星說
萬物之精上為列星 【說文】 星之為言精也陽之榮也陽精為日日分為星故其字日生為星 【春秋說】 眾星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 【晉天文志】 星者水之精也 【三五歷紀】 星也者體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錯峙各有攸屬 【張衡靈憲】
渾象
按【渾象】中外官星圖二凡二百四十六名一千二百八十一星分布四方周遍天體惟南極入地常隱紫微宮常見余星近日而伏遠日而出四時互見二十八宿為十二次三百六十五度有畸日月五星之所舍也史志曰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如龍曰蒼龍南方東井輿鬼柳七星張翼軫七宿形如鶉鳥曰朱鳥西方奎婁胃昴畢觜 參為白虎曰白虎北方南斗牽牛女虛危營室東壁有龜蛇體曰玄武凡星皆隨天左旋日月五星常違天右轉于是乎曉昏正寒暑生歲時成所以著于渾象者將以俯察而知七政行度之所在著于圖者將以仰觀而上合乎天象也星有三色所以別三家之異出于石申者赤出于甘德者黑出于巫咸者黃紫宮諸星亦同出三家中外官與紫宮星 二百八十三名一千四百六十四星漢志載紫宮及中外官星才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至晉武時太史陳卓 三家所著星圖至今不改然則施于渾象者惟天極北斗二十八舍為佔候之要其余備載者所以具上象之全體也
又【渾象】北極南極星圖二古圖有圓縱二法圖圓視天極則親視南極則不及橫圖視列舍則親視兩極則疏蓋天體正圓如兩蓋之相合南北兩極猶兩蓋之扛轂二十八宿猶蓋之弓撩
【禮考工記蓋弓二十八以象星(注)蓋弓撩也古之置蓋亦取法于天】
赤道橫絡天腹如兩蓋之交處赤道之北為內郭如上覆蓋赤道之南為外郭如下仰蓋故列弓撩之數近兩轂則狹漸遠漸闊至交則極闊其勢然也亦猶列舍之度近兩極則狹漸遠漸闊至赤道則極闊也以圓圖視之則近北星頗合天形近南星度當漸狹則反闊矣以橫圖視之則去兩極星度皆闊失天形矣今仿天形為覆仰兩圓圖以蓋言之則星度並在蓋外皆以圖心為極自赤道而北為北極內官星圖赤道而南為南極外官星圖兩圖相合全體渾象則星度闊狹之勢佔候不失矣
風說
天地之氣噫而成風 【埤雅】 巽為風 【易系】 飛廉風伯也風師箕星也 【風俗通】 飛廉神禽能致風氣 【應劭注呂氏春秋】 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 【晉灼注】 崔元微月夜見青衣女伴曰楊氏李氏陶氏又緋衣小女曰石醋報封家十八姨來言 冷冷有林下風色皆殊絕芳香襲人醋曰女伴在苑中每被惡風相撓常求十八姨相庇士每歲旦作一幡上圖日月五星立苑東則免難矣今歲已過此月二月一日立之其日立幡東風刮地折木飛花而苑中繁花不動崔乃悟久伴即眾花之精封家姨乃風神也後楊氏輩來謝各 桃李花數斗雲服之可以卻老某等亦長生至元和中元微猶兒若少年亦一異也 【傳異記】
雲說
雲山氣也 【說文】 雲之為言運也觸石而起謂之雲 【春秋說題】 雲師謂之 隆 【廣雅】 周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 衰之 象鄭司農注二分二至觀雲氣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 【周禮】 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禮記】
霧說
騰水上溢故為霧 【莊子】 霧也氣蒙覆物也 【釋名】 凡重霧三日必大雨雨未降其霧不可行也 【帝王出紀】 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 【雅】 尤作大霧 【崔豹古今注】裴楷能作五里霧裴優能作三里霧 【後漢】 欒巴為尚書忽一旦天大霧對坐不見故失巴所在尋問之巴其日還成都 【神仙傳】
雷說
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 【淮南子】 雷天之鼓 【抱林子】 仲春之月雷乃發仲秋之月雷乃收 【月令】 義興人姓周永和中寄宿道邊女子家一更中聞有小兒喚阿香雲官喚汝推車女子 去忽驟雷雨明朝視宿乃一新冢 【搜神記】 雷州春夏多雷秋日則伏地中其狀如彘人取而食之 【國史補】
電說
電謂之雷光 【五經通義】 有曰雷無曰電 【公羊】 月支獻猛獸兩目如天石韭 之炎光 【太平廣記】 天公與玉女投壺裊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所以為電 【神仙傳】
虹霓說
虹陽氣之動也虹攻也純陽攻陰之氣也 【釋名】 雄曰虹雌曰 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 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青白色謂之 【埤雅】 晉陵薛願義熙初虹飲其釜願輦酒灌之隨咽便吐金滿器于是災弊日 【異苑】
霜說
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霜雪 【青女乃霜神青腰玉女司霜雪者淮南子】 山有九鍾霜降而自鳴 【山海經】 鄒衍事燕惠王左右譖之系于獄仰天而哭盛夏為之降霜 【淮南子】 駟見而霜隕 【國語】
露說
陽氣散為雨露 【大戴禮】 甘露者仁澤也其凝如脂其美如飴一名天酒 【晉中興書】 漢武帝有仙掌承露飲之 【本紀】
雪說
雪霧雨之征也寒則為雪雨霧凍凝者皆由□發不由天降 【論衡】 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韓詩□□】 正月三白田公笑嚇嚇西北人諺曰要宜麥見三白 【朝野僉載】 晉州蕭至忠畋游見一老麋哀請黃冠者黃冠曰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風即蕭君不復獵矣 【幽s錄】
冰說
積冰曰凌冰壯曰凍冰流曰澌冰解曰泮 【風俗通】 光武至薊上遣王霸往視滹沱河還曰冰牢可渡果可乘 【本紀】
雨說
雨水從雲下也 【釋名】 太平之時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王充論衡】 赤松子神農時雨師 【列仙傳】 西海上有人乘白馬朱鬣白衣玄冠從十二童子馳馬如飛名曰河伯使者其所至之國雨水滂沱 【神異記】 中和三年浙西天鳴如轉磨雲而雨佔曰雲而雨是謂天泣 【五行志】 梁大同中 驟雨殿前往往有雜色寶珠梁武帝觀之有喜象虞奇因上瑞雨頌雲飛甘灑潤玉散珠聯 【初募親髀嘲旱饋
霰說
雨與雪雜下曰霰 【爾雅】 相彼雨雪先集維霰 【詩】
雹說
雹雨雪也從雨包 【說文】 嵩山有大蜥蜴數百吐雹 【夷堅】
天文名數
兩儀
天 【其氣輕清其形圜屬陽而動】 地 【其氣重濁其形方屬陰而靜】
兩曜
日 【太陽之精人君之象】 月 【太陰之精後妃之象】
三光
日 月 星辰
三台
上台 中台 下台
五紀
歲 日 月 星辰 歷數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星
歲星 【東方木星十二年一周天】 熒惑 【南方火星二年一周天】 鎮星 【中央土星二十八年一周天】 太白 【西方金星一年一周天】 辰星 【北方水星年一周天】
五雲
青 【為蟲】 赤 【為兵荒】 白 【為喪】 黑 【為水】 黃 【為 年】
五氣
雨 D 寒 燠 風
六氣
陰 陽 風 雨 晦
七政
日 月 木星 金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八風
不周風 廣莫風 明庶風 融風 清明風 景風 閶闔風 涼風
北斗
樞星 【貪狼】 璇星 【巨門】 璣星 【祿存】 權星 【文曲】 衡星 【廉貞】 開陽 【武曲】 招搖 【破軍】
南斗
上將 次將 貴相 司命 司中 司祿
二十八宿
東方
角 【木】 亢 【金】 氐 【土】 房 【日】 心 【月】 尾 【火】 箕 【水】
北方
斗 【木】 牛 【金】 女 【土】 虛 【日】 危 【月】 室 【火】 壁 【水】
西方
奎 【木】 婁 【金】 胃 【土】 昴 【日】 畢 【月】 觜 【火】 參 【水】
南方
井 【木】 鬼 【金】 柳 【土】 星 【日】 張 【月】 翼 【火】 軫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