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及 魚,有瘡者不可食。
鯉魚,至陰之物也。其鱗三十六,陰極則陽復。所以《素問》曰︰“魚,熱中。”王叔和曰︰“熱即生風,食之所以多發風熱。”諸家所解皆不言。日華子雲︰“鯉魚,涼”今不取,直取《素問》為正。萬一風家使食魚,則是貽禍無窮矣。鯉魚多發風熱,修理當去脊上兩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多在腦,勿食其頭。山上水中有鯉,不可食。五月五日,勿食鯉。天行病後不可食,再發癰疽。鯉不可合小豆、藿食。食桂竟食鯉,成瘕。魚及子不可合豬肝食,鯽魚亦然。鱖魚背上有十二蓍骨,每月一骨,毒殺人,宜盡去之。甦州王順食鱖骨,鯁幾死。漁人張九取橄欖核末,流水調服而愈。人問其故,九曰︰“父老傳橄欖木作掉,魚觸便浮,知魚畏此木也。”白魚,泥人心。瘡癤人不可食,其發膿,灸瘡不發。 食之,久食發病。鯉魚不可合犬肉食之。六甲日,勿食鱗甲之肉。二月庚寅日,勿食魚,大惡。
鯽魚,春不食,其頭中有蟲也。合猴、雉肉、豬肝食之,不宜。子合豬肉食不宜;和蒜少熱;和姜、醬少冷;與麥門冬食,殺人;與芥菜同食,水腫。
青魚及,服木者忌之。合生葫、葵、蒜、麥醬食不宜;青魚不可合小豆、藿食之。黃魚發氣、發瘡、動風,不可多食。合蕎麥食,無音;黃顙魚不可合荊芥食,令人吐血。犯者以地漿解。時魚味美,稍發疳痼。魴魚,患疳痢者禁之。
魚勿多食,赤目赤須者殺人。合鹿肉及無鰓者同。
鯔魚久食,令人肥健。
鱘魚味美而發諸藥毒,雖世人所重,不益人,丹石人不可食,令少氣,發瘡疥,動風氣。小兒食之多成瘕及咳,大人久食卒心痛,合干筍食之癱瘓。魚腹中有子,最毒,不可食,令人下痢。魚,多食發疥。比目魚,多食動氣。
鱸魚,多食令人發 癖病,尤良。肝不可食,中其毒,面皮剝落及瘡腫。不可與乳酪同食。
鯽魚,不可同砂糠食,令人成疳蟲;不可合烏雞肉同食,令人發疽。石首魚和蓴菜作羹,開胃益氣,只不堪鮮食。
鱖魚益氣力,令人肥健,仙人隱常食之。章魚冷而不泄。狗魚暖而不補。 魚不可與牛肝合食,令人患風,多噎、涎。又不可與野豬肉同食,令人吐瀉。魚,即魚也,不可合鹿肉食之,令人筋甲縮。河豚,又名胡夷魚,味珍。《經》雲︰“無毒。”實有大毒,修治不如法,殺人。眼赤者害人,獨行者不可食。食河豚罷,不可啜菊頭。肝有大毒,中之立死。中其毒者,橄欖、蘆根汁解之。鱖魚,肝及子有毒,入口爛舌,入腹爛腸。魚,即鼉也,老者多能變化為邪魅,又能吐氣成霧。梁周興嗣常食其肉,後患惡瘡,切勿食之。
鰍魚,不可合白犬肉、血食之。
鱔,不可合白犬肉血食之。鱔魚,時病起,食之復,過則成霍亂。四月食之,害神氣,腹下黃為黃鱔。又有曰鱔,稍粗,二者皆動風氣。妊娠食之,胎生疾。凡頭中無腮,皆有白點並殺人。《茅亭客話》雲︰“鱔鱉不可殺,大者,有毒,殺人。”京師一郎官喜食鱔,一日過度,吐利大作,幾殆,信不可多食也。鱔魚肝生惡瘡,勿以鹽炙。食鱔,不可用桑柴煮之。鱔是赤,形類聖蛇,宜放,不可殺食。食鱔折人壽祿,作事無成。烏賊魚久食,主無子。
烏魚,水厭焚修者,忌之。鱟魚,多食發嗽並瘡癬。小者,謂之鬼鱟,害人。魚中若有頭發在內,誤食殺人。黃魚食後,食荊芥殺人。凡食一切魚,皆忌荊芥。一切魚毒。魚油點燈,煙盲人眼,諸禽獸油亦然。無鱗惡荊芥。無腮發癲。全腮發癰。魚目有睫。目自開合。二目不同。魚連鱗者。無鱗者。皆殺人。腹下丹字魚,煮不熟食,之成瘕。石礬魚,勿食腸卵,就成霍亂吐瀉。魚無腸膽,食之三年,丈夫陰萎,女人絕產。頭有白色如連珠至脊上者,殺人。白目、白背黑點、赤鱗、目合,並不可食。有角食之發心驚;目赤者,作 成瘕,作害人,共菜食,作蛔蟯蟲。下痢者食魚,加劇難治。一切魚尾不益人,多有勾骨著人咽。魚子共豬肝,食不化,成惡病。妊娠食干魚,令子多疾。魚汁肉不可合鸕鶿肉食。魚 、瓜,忌同食。鰻鱺魚,雖有毒而治勞。
昔陳通判女病勞將死,父母以船送之江中,飄泊孤洲,漁人見而憐之,與之鰻鱺羹,漸有生意,越月漁人送還陳府,女病已脫然矣。治蚊蟲,以鰻鱺魚干於室中燒之,蚊子即化為水矣。燒煙燻氈中蛀蟲,置其骨於箱衣中,斷白魚蛀蟲。鱧魚屬北方癸化,不可殺,只宜放。能發瘡,忌食。又能治腳氣,風氣,食之效。南方溪澗中有魚,生石上,號石班魚,作甚美,至春有毒,不可食,雲與蜥蜴交也。《真武啟聖錄》大忌食鱉,系四足狀,如神龜,只宜放,不宜殺,食折人壽祿,作事不利。鱉居水底,性甚冷海。有勞氣、 瘕人,不宜食。肉主聚,甲主散,凡制鱉當銼其甲,同煮熟,則去其甲食之,庶幾性稍平。目大者、顯足者、肉下有王字形者、三足者並能殺人。獨目者、目白者害人。腹下有蛇紋者,是蛇,須看之。合雞子、鴨、豬肉、兔肉、芥子、醬,食之損人。妊娠食之,令子短項。六甲日忌食龜鱉及鱗甲,害人心神。薄荷煮鱉,曾殺人。合莧菜食,腹中生鱉。巢氏雲︰“有主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前死,剖腹得一白鱉仍活。有人乘白馬來看,馬尿落鱉上即縮頭,尋以馬尿灌之,化為水。其主曰吾病將瘥矣。即服之,果瘥。”龜黑者,常啖蛇不中食,其甲不可入藥。十一月勿食龜鱉,能發水病。龜肉共豬肉食害人;合酒並菰、白米、果子同食,令人生寒熱;不可瓜食之;不可合莧菜食之。六甲日勿食龜,害人心神。
蟹未被霜者,甚有毒,雲食水茛。人中之不即療,多死。背上有星點者、腳不全者、獨螯者、獨目者、兩目相向者、足斑目赤者、腹下有毛、腹中有骨並殺人。中其毒,速以冬瓜汁、紫甦湯或大黃汁灌之。妊娠食之,令子橫生。蟹及動風,體有風疾、風氣人,不可食之。至八月蟹腸有真稻芒長寸許,向冬輸與海神,未輸芒未可食,十二月勿食,以養神氣。食蟹即食紅柿及荊芥,動風,緣黃下有風蟲,去之不妨,與灰酒同食吐血。海邊又有彭蜞擁出,似彭而大,似蟹而小,不可食。蔡謨初渡江,不識而食之,幾死。嘆曰︰讀《爾雅》不熟,幾為所誤。蛙,骨熱食之,小便淋,甚苦。妊娠食之,令子壽夭。蛙之小者,亦令多小便閉,臍下酸疼,有至死者,冷水擂車前草飲之。牡礪火上炙令沸,去殼,食之最美,令人,細肌膚,美顏色。
蝦,發風動氣及瘡癬、冷積之疾。無須者及腹中通黑煮而色白者,不可食。 蝦、生蝦不可合雜肉,食之損人。內有者,大毒。以熱飯盛密器中,作毒人至死,蝦 共豬肉食之,常惡心,多唾,損顏色、精氣。螺,大寒,療熱,醒酒,壓丹石,不可常食。螺、蚌、菜共食之,心痛三日一發。蚌著甲之物,十二月勿食之。
蚌,冷,無毒。明目除煩,壓丹石藥毒。蚶子,每食後以飯壓之,不爾令人口干。蚶,益血色,利五髒,健脾,可火上暖之令沸,空腹中食十數個,以飯壓之,大妙。蛤蜊,服丹石人食之,腹中結痛。淡菜多食,煩悶、目暗,微利即止。蜆多食,發嗽並冷氣、消腎。馬刀,京師謂之岸,發風痰,不可多食。蟶與服丹石人相宜,天行病後不可食,切忌之。又雲︰主胸中煩悶,邪熱相過,須在飯後食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