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關寨,古六盤關也,在瓦亭西南隴山上。唐天寶後陷于吐蕃,宣宗收復。宋置寨戍守。東至木波寨二十里,西至神林寨四十里,南至杜家堡三十里,北至瓦亭寨二十里。
瓦亭寨,控龍山一帶,即漢朝那縣北古簫關也。後漢隗囂使牛邯守瓦亭山,即此地,彈箏峽在焉。東自安國鎮路至州七十里,西至安邊堡二十里,南至定川堡一十里,北東山寨五十里。
安國鎮,唐中和中置靜塞寨,後改今名。東至州三十里,西自山河寨入瓦亭寨四十里,南至定川寨十里,西北二里至彈箏峽。
新寨,地名小盧關,開寶中築,賜今名。東北至耀武鎮十五里,西蒿店溝戎馬來路,南至州二十五里,北至鎮戎軍彭陽城三十里。
定川寨,西控六盤山一帶,太平興國中置。東至州四十里,西至趙林寨二十里,西南至儀州制勝關三十里,北至東山寨三十里。
潘原寨,古邑也。唐至德後,河隴盡陷,國之西境極于潘原。宣宗恢復,建為武州,今仍舊為縣。東至涇州界五十里,西至平涼縣界十三里,南至儀州華亭縣界五十里,北至原州臨涇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平涼縣界五十里。
耀武鎮,東至原州鐵原寨十五里,西至安國鎮三十五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原州平安寨二十五里。
原州,治臨涇縣,取“高平曰原”為名。唐天寶末,河湟隴右盡陷。元和中,始修臨涇城為原州,自是西戎無犯邊者。四封之地,羌戎維居,北捍蕃境,置十一鎮寨守之。東北寧州七十里,西鎮戎軍界百三十里,南渭州界百三十里,北慶州百三十里。即今之陝西平涼府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