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靜鎮,本河外鎮,咸平中陷,今為偽靜州,本鎮舊管番部六族。
臨河鎮,鎮城,舊管蕃部二族,置巡檢使,以酋長為之。
懷遠鎮,本河外縣城,西至賀蘭山六十里,咸平中陷,今為偽興州。舊有鹽池三,管蕃部七族,置巡檢使七員,以本族首長為之。有水田果園,本黑連勃勃果園。置堰,分河水溉田,號為塞北江南,即此地也。
定遠鎮,唐制︰朔方節度下定遠一軍七千人,在此城南,至懷遠鎮一百里,西賀蘭山六十里,西南至州二百里。宋至道中建為威遠軍,咸平中陷,今為偽定州。其城則唐光天中,朔方總管郭元振以西域援闊,豐安勢孤,中間千里無城郭烽堠,故置此城,募官健五千五百人鎮守,為行軍計集之所。後信安郡王瑋又築羊馬城,幅員四十里,管蕃部四族,以酋長為巡檢使。
靈武鎮,河外鎮也。南渡黃河,至靈州五十里,東至保靜鎮四十里,西至賀蘭山六十里,北至懷遠鎮七十里,咸平中陷,今為偽順州。以上五鎮,自咸平以前,以靈州都監兼五原鎮都巡檢使主之。
豐安軍,唐屯田二十萬以上,並河外六鎮也。天寶末,魏少游為六城水運使,杜鴻漸為朔方留後度支使副,率兵白草鎮,迎謁肅宗,言︰朔方,天下勁兵;靈州,用武之地。上倉儲庫物之數。
艾山舊渠,後魏刁雍為薄骨律鎮將,上表請開富平西三十里艾山舊渠,南北二十六里,州西四十五里,鑿以通河。自禹舊跡兩岸作溉田大渠,廣十步,以河水溉公私田四萬頃。人獲其利。
回樂烽,置縣在州城,開元初置東皋蘭州,皆九姓突厥部落。
溫池,唐神龍年置縣,縣側有鹽池。唐洎五代,節度使兼領溫池榷鹽事。開元初,置燕然、燭龍二州,寄治溫池界,並九姓突厥部落。
鹽州五原郡,唐都督府,正元中城為部蕃所毀,塞外無保障,犬戎入寇,復加版築。既城之後,邊患息焉,迄德宗朝,虜不敢犯塞。今陷。東綏州六百里,西會州八百里,南慶州二百五十里,北宥州一百四十里,東南延州五百三十里,東北夏州三百里,西南原州七百里,西北靈州三百里。其地有白池,南北九十里,舊蕃戎之地。隋以其地有鹽池,置城以護之。唐曰白池縣,又名井城葭蘆澤。正元中,度支使兼靈鹽等州池井榷鹽使。宋景德中,趙德明乞入青鹽交易,不允。
清遠軍,東南七十里至環州美泥寨,西北五十里至浦洛河,又七十里至聖泉,七十里至定邊鎮,又六十里至靈州,西甜水堡五里,南至木波鎮。四十里。本席雞城地,宋太宗以靈武道路艱阻,欲城古威州以通漕挽,轉運使鄭文寶固請築此城,以清遠軍為名。深在瀚海不毛之地,素無井泉,陝西之民甚苦其役。咸平中,都鹽段義逾城叛,尋陷于賊。
勝州榆林郡,戰國為雲中地,隋置州,為下都督府。煬帝發丁男百萬築長塊,東至紫河,西距榆林,車駕因幸榆林,突厥啟民可汗來朝,即此地。唐正觀中,平梁師都時,柴紹以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以決勝為名。今廢。東北東受降城二百里,東朔州四百二十里,南麟州四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