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宮(臨,哭也。
大宮,鄭祖廟)。且巷出車,吉(出車于巷,示將見遷不得安居)。國人大臨,守陴者皆哭(陴,賊上睥尼。皆哭,所以告楚窮也)。楚子退師。鄭人修城。
進復圍之,三月克之(哀其窮哭,故為退師。為猶不服,故復圍之九十日),入自皇門,至于逵路(涂方九軌曰逵)。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肉袒牽羊,示服為臣僕),曰︰“孤不天(不為天蹋,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敢不惟命是听。”左右曰︰“不可許也,得國而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幾乎!”退三十里,而許之平。
蜀諸葛亮南征,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之,使觀營陣之間,問曰︰“此軍何如?”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陣,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獲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皆平。
陳禎明三年,隋師濟江。宜黃侯慧紀率將士三萬余艘欲趣台城,遣南康太守呂肅將兵據巫峽,肅竭私財以充軍用。隋將楊素奮兵擊之,四十余戰,爭馬鞍山及磨刀澗守隘。隋軍死者五千余人,陳人盡取其鼻以求功。既而隋軍屢捷,獲陳之士,三縱之,肅乃遁走。
唐太宗討薛仁杲,率左右二千余騎,追奔直趣圻鍪以乘之。仁杲列陣城下,太宗據涇水以臨賊陣。賊徒氣沮,無敢進戰,其驍將渾干等數人臨陣來降,請還取馬。太宗遣之,于是各乘良馬,須臾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