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將者,國之命也。將能制勝,則國家安定。《軍讖》曰︰將能清,能靜,能平,能整,能受諫,能听訟,能納人,能采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故曰,仁賢之智,聖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宜聞。
將者能思士如渴,則策從焉。夫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善惡同,則功臣倦。專己,則下歸咎。自伐,則下少功。信讒,則眾離心。貪財,則奸不禁。內顧,則士卒淫。將有一,則眾不服。有二,則軍無式。有三,則下奔北。有四,則禍及國。
《軍讖》曰︰將謀欲密,士眾欲一,攻敵欲疾。將謀密,則奸心閉。士眾一,則軍心結。攻敵疾,則備不及設。軍有此三者,則計不奪。將謀泄,則軍無勢。外窺內,則禍不制。財入營,則眾奸會。將有此三者,軍必敗。
將無慮,則謀士去。將無勇,則吏士恐。將妄動,則軍不重。將遷怒,則一軍懼。《軍讖》曰︰慮也,勇也,將之所重。動也,怒也,將之所用。此四者,將之明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