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性理書》序

類別︰子部 作者︰清•劉智 書名︰天方性理

    古今來為學亦多途矣!有詞章之學焉,有經濟之學焉,有性理之學焉。登高作賦,遇物能名,判藻出人。天庭鱺華,流傳都邑,此以詞章勝者也。工虞水火,命官各殊,禮樂會計,職守攸異,至于武能撥亂,文可經邦,更非經濟不為功。若夫性理,豈易言哉?儒家立言,務歸實際,故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刪書斷自唐虞,然通天地之謂儒,又何以稱焉?則聖神功化,參贊位育,固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者,非好學深思達天德者,不能探其義蘊也。今天方之學不同,每舉一事、論一物,必溯其源流,究其根底。蓋其地在昆侖之陽,得兩間之正氣,且幅員遼闊,屬國殷繁,非若中華輿圖。僅濱東南海一隅也。其經籍浩衍,非僅三藏四庫也。其山川所鐘,人才輩出,著作滿家,亦不乏千人為英、百人為杰也。然而天地民物之源流,有其當然,有其所以然,更有其不得不然。明其當然,則知造;洞其所以然,則知化;察其不得不然,則知元會。運世之所周,廣大精微之所極,凡皆不假思議,不事牽強,第患人無以神明其故耳。金陵劉子介廉,聰明卓越,誕生清初下關城西別墅,歷有年,所廣搜天方諸經典,參考載籍,譯經以立圖,因圖以立說。自羲文兩聖人,始創為先天後天。然兩聖人,但以衍大易,而天地民物在其中。此書以闡天地民物,而大易在其中,覺陰陽動靜、鴻縴聚散、靈蠢變蕃、內外精粗、盈虛消長等等不齊之數,層累而上,復遞降而下。為天道,為人道,天一大天,人一小天,其分也不得不分,其合也不得不合,原其始而返其終,總此一真之自為往復,自為結撰而已。介廉胸有成竹,故爾筆如懸河,予頃答山陽楊文廣,扎有日︰“此書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非虛也。憶十載前,介廉以所著相質,予閱一二歸之,尚慮其落落難合也。不數年,而介廉游京師過淮上,梓其典禮竣。又數年游錢塘,過甬東,梓其性理亦竣。寧非有志者事竟成乎?然予浪擲居諸,荏苒已老,于詞章、經濟之學尚未有得,奚能窺性理之堂奧乎?介廉雖欲予附數言于簡端,仍未免涉淺難工也。

    康熙壬辰長夏皋亭七六老人丁順漫題于冶城清隱石室


如果你對天方性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天方性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