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性者,真宰首顯之元性也。古今人物之性命,莫不從此而印析之,所謂千古群命之一總命也。真宰之起化也,從此境起。萬化之歸真也,從此境歸。此一性者,起始歸宿之一大都會也。其為性也,周遍普世,無去無來,天地人物,所公共者也。本性者,人所各具之性也。各具者顯,則公共者亦顯。本性與繼性原非二也。本性未分之先,只此繼性,而無本性。繼性分與之後,名為本性,而不名繼性。本性未顯之時,公共之繼性,何嘗不日顯于天地之間?而但其顯也,無與于我。本性既顯之時,則顯與顯合,而兩顯成為一顯矣。猶光與光合,而無可分其為此之光。彼之光也。猶水與水合,而無可分其為此之水、彼之水也。兩光成為一光,兩水成為一水,是則兩顯成為一顯之義也。各具之顯,歸人于公共之顯,則公共之顯,遂若獨顯于我,而繼性遂得為我之繼性矣,此繼性之所以顯著也,顯則繼性之本體,即我之本體,而何況于知能,何況于作用?R則我之本體,忘其為繼性之本體,而又何屑屑于知能?何屑屑于作用?則我之命,即千古群命之一總命也。我之景況,即起始歸宿之一大部會也。而真宰與我,豈不成其為異名同實者哉2夫人身,一小世界也。其最後之所顯著,乃心化之最先者也。一大世界由無形而顯至有形者,先其所先,而後其所後也。真宰為之主持于其間也,天地萬物不得而自由也。小世界由有形而顯至無形者,先其所後而後其所先也,真宰為之主持于其間也,人亦不得而自由也。後其所先,而又且顯至于先之無可先者,真宰不得主持于其間也不得主持于其間者,自由者也。自由,非真宰不能也。
清源黑氏曰︰“真理如印,繼性如跡,跡後于印,故謂之繼。人具本性之知能,廉善、賢知、欽聖、列聖、大聖,各國其所賦之知能,而顯然皆有區別。若繼性顯著,則原始返終,全體渾化,斯稱人極也。諸家言盡性,天方言顯性,一義耳。顯之透,即盡之精,但鮮見其能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