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叢子》七卷。《中興書目》稱漢孔鮒撰。鮒該覽《六藝》,秦並天下,召為魯國文通君,拜太傅。及焚書令行,乃歸藏書屋壁,自隱嵩山。陳涉起,聘為博士,遷太師。仕六旬,以言不用,托目疾退老于陳,而著是書。年五十七卒,則固非漢人矣。又稱一名《盤盂》。《藝文志》有《孔甲盤盂》二十六篇,本注謂黃帝史,或謂夏帝時人。此書稱子魚名鮒,陳人,或謂之子鮒,或謂之孔甲。孔甲姓名偶同,又決非著《盤盂》者也。其殆孔氏子孫雜記仲尼、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之言行者歟?其第七卷則漢孔臧以所著賦與書,謂之《連叢》,附于卷末。嘉 中,宋咸為之注。雖然,此偽書也。偽之者,其宋咸歟?王士元偽作《亢桑子》,而又自為之注,抑此類歟?近世之為偽書者,非止咸也。若阮逸《關朗易傳》、《李靖問對》,若張商英《素書》,若戴師愈《麻衣易》,亦往往不能迷明者之目,竟何益哉!今觀是書《記問篇》所載,有子思與孔子問答語。子思年止六十二,魯穆公同時人。穆公之立,距孔子之沒七十年。子思疑未長也,而何有答問哉?兼之氣質萎弱,不類西京以前文字,其偽妄昭然可見。或者謂其能守家法,不雜怪奇,歷戰國秦漢流俗而無所浸淫,未必然也,未必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