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薊

類別︰子部 作者︰明•顧炎武 書名︰京東考古錄

    漢書,薊古燕國,召公所封。後漢書,薊本燕國,刺史治。自七國時,燕都于此。項羽立臧荼為燕王,都薊。高帝因之為燕國。元鳳元年,燕刺王旦自殺,國除,為廣陽郡。本始元年為廣陽國。建武十三年,省屬上谷。永平八年,(一作永元六年)。復為廣陽郡。晉復為燕國,魏為燕郡。隋開皇初廢,大業初置涿郡。唐天寶元年,更名範陽郡,並治薊。水經注,濕水過廣陽縣北,又東至漁陽雍奴縣。注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後漢書彭寵傅,寵反漁陽,自將二萬余人攻朱浮于薊。晉書載記,魏圍燕中山,清河王會自龍城遣兵赴救,建武將軍余崇為前鋒,至漁陽,遇魏千余騎,鼓噪直進,殺十余人,魏騎遁去,崇亦引還,會乃上道徐進,始達薊城。即此三事,可見薊在漁陽之西。唐書地理志,幽州範陽郡治薊。開元十八年,析置薊州漁陽郡,治漁陽。及遼改薊為析津縣,因此薊之名遂沒于此而存于彼。今人乃以漁陽為薊,而忘其本矣。

    史記樂毅書,薊丘之植植于汶篁。一統志雲,城西北隅即古薊門,舊有樓館並廢,但門外存二土阜,旁多林木,頗為近之。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于薊。(水經注誤雲堯後)疏雲,今涿郡薊縣是也。即燕國之都。孔安國、司馬遷及鄭皆雲燕祖召公,與周同姓。案黃帝姓姬,召蓋其後也。而皇甫謐以召公為文王之庶子。考之史傳,更無所出。又左傳富辰之言亦無燕也。案先儒之說,以薊與燕國為一。史記燕世家,武王伐紂,封召公于北燕。索隱曰,北燕今在幽州薊縣故城。蓋一地不容封二國,故疑召公即黃帝之後,其不曰燕而曰薊者,有南北二燕,故稱其國都以明之也。


如果你對京東考古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京東考古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