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辨柳城

類別︰子部 作者︰明•顧炎武 書名︰京東考古錄

    史言慕容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福德之地,乃營立宗廟宮闕,命曰龍城。 一統志,柳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龍山在府西四十里。永平府舊志,柳城在昌黎縣西南六十里,漢末為烏桓所據,曹操滅之,歷魏晉為慕容氏父子所據,隋置縣,屬遼西郡,唐置營州,元省入昌黎,為靜安社。二說不同。今府西二十里全無遺跡,而靜安社則嘉靖三十一年立為堡。然皆非柳城之舊也。案唐書營州柳城郡下雲,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闊守捉城。又雲,西北接奚,北接契丹。通典營州柳城郡下雲,東至遼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東南到安東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東北到契丹界九十里。而平州北平郡下雲,東至柳城郡七百里,西至漁陽郡三百里,東北到柳城郡七百里。是柳城在今永平之東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龍城、昌黎及魏以後之營州並在其地。唐萬歲通天元年為契丹所陷,聖歷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又還治柳城。而今之昌黎乃金之廣寧縣,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名同而地異也。

    三國志,魏武用田疇之言,上徐無山,塹山湮谷五百余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徐無山在今玉田,則柳城在玉田之東北數百里也。北齊書,顯祖伐契丹,以十月丁酉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辛丑,至白狠城,壬寅,至昌黎城。是昌黎在平州之東北,齊主之行急,猶五日而後至也。隋書,漢王諒伐高麗,軍出臨渝關,至柳城。唐書,太宗伐高麗還,以十月丙午次營州,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丙辰,皇太子迎謁于臨渝。關在今撫寧之東,則柳城又在其東,太宗之行遲,故十日而後至也。

    遼史載柳城曰興中府,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慕容以柳城之北龍城之南福德之地,乃築龍城,構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而遷都之,號曰和龍宮。慕容垂復居焉。(垂都鄴,其子寶始遷龍城也。)後為馮跋所滅。(高雲滅慕容氏,馮跋代高雲,非跋滅慕容氏也。)魏取之為遼西郡。隋平高寶寧,置營州,煬帝改柳州郡。唐武德初改營州總管府,尋為都督府。萬

    歲通天元年,陷李萬榮。神龍初,徙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節度使。重熙十年,升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駐龍峪、神射泉、小靈河。統州二、縣四,其一曰興中縣,本漢柳城縣地,太祖掠漢民居此,置霸城縣。重熙中置府更名。此文述柳城之故頗為詳備。

    元世祖至元七年十月己丑,降興中府為州。以地圖按之,當在今前屯衛之北,但唐書平州下雲,又有柳城軍,永泰元年置。蓋唐時柳城之地屢被陷沒,移遷無常,此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靜安社未可知。然不可以永泰元年之柳城為古之柳城也。

    一統志采輯諸書,不出一人之手。如柳城廢縣既雲在府城西二十里矣,而于土產則曰人參、麝香、豹尾俱廢柳城縣出。今府西二十里乃灤河之西,洞山之南,沙土之地,其能出此三物乎?案唐書營州柳城郡貢人參、麝香、豹尾皮骨骷,志本引之,而不知所指府西二十里廢柳城縣之誤也。


如果你對京東考古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京東考古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