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白虎通》引《禮緯》之說也,董子所謂“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之義本之。《論語》“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注︰“所因,謂三綱五常。”此《集解》馬融之說也,朱子《集注》引之。《禮記•大傳》︰“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五倫之要,百行之原,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聖人所以為聖人,中國所以為中國,實在于此。故知君臣之綱,則民權之說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綱,則父子同罪、免喪廢祀之說不可行也;知夫婦之綱,則男女平權之說不可行也。嘗考西國之制,上下議院各有議事之權,而國君、總統亦有散議院之權,若國君、總統不以議院為然,則罷散之,更舉議員再議。君主、民主之國略同。西國君與臣民相去甚近,威儀簡略,堂廉不遠,好惡易通,其尊嚴君上不如中國,而親愛過之,萬里之外,令行威立,不悖不欺,每見旅華西人遇其國有吉凶事,賀吊憂樂,視如切身,是西國固有君臣之倫也。《摩醯十戒》敬天之外,以孝父母為先,西人父母喪亦有服,服以黑色為緣,雖無祠廟、木主,而室內案上,必供奉其祖父母、父母、兄弟之照像;雖不墓祭,而常有省墓之舉,以插花冢上為敬,是西國固有父子之倫也。〔家富子壯則出分,乃秦法。西人于其子,必教以一藝,年長藝成,則使之自謀生計,別居異財,臨終分析財產,男子、女子皆同,兼及親友,非不分其子也〕戒淫為十戒之一,西俗男女交際,其防檢雖視中國為疏,然淫佚之人,國人賤之。議婚有限,父族、母族之親,凡在七等以內者,皆不為婚。〔七等謂自父,祖,曾,高以上推至七代,母族亦然。故姑、舅、姨之子女,凡中表之親,無為婚者〕惟男衣氈布,女衣絲錦,燕會賓客,女亦為主,此小異于中國,〔《禮記•坊記》大饗廢夫人之禮,《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如齊,齊侯請饗之,子仲之子曰重,為齊侯夫人,曰“請使重見”。是古有夫人與燕饗之禮,因有流弊,廢之〕女自擇配,〔亦須請命父母且訂約,而非苟合〕男不納妾,此大異于中國。然謂之男女無別則誣,且西人愛敬其妻雖有過當,而于其國家政事、議院、軍旅、商之公司、工之廠局,未嘗以婦人預之,是西國固有夫婦之倫也。
聖人為人倫之至,是以因情制禮,品節詳明。西人禮制雖略,而禮意未嘗盡廢,誠以天秩民彝,中外大同,人君非此不能立國,人師非此不能立教。乃貴洋賤華之徒,于泰西政治、學術、風俗之善者懵然不知,知亦不學,獨援其秕政敝俗,欲盡棄吾教吾政以從之。飲食服玩,閨門習尚,無一不摹仿西人,西人每譏笑之。甚至中士文學聚會之事,亦以七日禮拜之期為節目,〔禮拜日亦名星期,機器局所以禮拜日停工者,以局內洋匠其日必休息,不得不然〕近日微聞海濱洋界,有公然創廢三綱之議者,其意欲舉世放恣黷亂而後快,怵心駭耳,無過于斯。中無此政,西無此教,所謂非驢非馬,吾恐地球萬國將眾惡而共棄之也。